-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
/
Copy pathatom.xml
2518 lines (1559 loc) · 263 KB
/
atom.x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feed xmlns="http://www.w3.org/2005/Atom">
<title><![CDATA[SecDr]]></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atom.xml" rel="self"/>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
<updated>2017-06-09T10:02:29+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id>
<author>
<name><![CDATA[SecDr]]></name>
</author>
<generator uri="http://octopress.org/">Octopress</generator>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优秀论文的创作之道]]></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you-xiu-lun-wen-de-chuang-zuo-zhi-dao/"/>
<updated>2017-06-09T09:53:44+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you-xiu-lun-wen-de-chuang-zuo-zhi-dao</id>
<content type="html"><![CDATA[<h4>达人简介</h4>
<p>周浩博士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编译优化,曾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论文“Exploiting Mixed SIMD Parallelism by Reducing Data Reorganization Overhead” 获得CGO 2016(计算机编译领域顶级会议)的Best Paper Award。</p>
<h4>达人经验谈</h4>
<p> 几个月前,我的好友(Call4Papers的小编们)就尝试让我总结分享些科技论文写作的心得,被我婉拒了几次。说到“分享心得”,我实在不敢当,因为周围的牛人实在太多。但回头想想,若我的经验能让些许人受益,那便不失为一件美事。个人拙见,不为炫技,权当抛砖迎玉。<!--more--></p>
<p> 回想每次投稿前,时常会因临近截稿时间而焦头烂额。很想静下心来再仔细推敲,然而心有余而“时”不足。在此,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有合理的计划,为论文写作预留充足的时间,从而保证写作质量。</p>
<p> 论文不能是“孤芳自赏”。作者心里再清楚,审稿人或其他读者不理解也是白搭。作者在写作时需要和读者进行换位思考。我建议在写作时不妨尝试思考以下问题:</p>
<ol>
<li><p>文章通顺了么?</p>
<p> 最基本的是语言通顺,然而更重要的是逻辑通顺。论文需要回答“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这几个问题,逻辑上要一脉相承、前后照应。在叙述具体问题时,可以按照时间推移、空间变换、总体到部分等顺序进行陈述。切记“求顺不乱”。</p></li>
<li><p>文章明晰了么?</p>
<p> 既要做到框架明晰,还要力求细节明晰。明晰的终极目标是让读者有能力重现文章中的技术方案。论文中任何形式的遮遮掩掩只会给读者带来消极印象。当然,篇幅限制可能不允许作者做到面面俱到,此时则要重点明晰,把最重要的说清楚。切记“求明勿混”。</p></li>
<li><p>文章新颖了么?</p>
<p> 现在强调创新思维,100%新颖实属难得,部分创新同样值得鼓励。论文内容新颖自然是锦上添花,但也不能强求。有创新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其不同之处,切记“求新弃同”。</p>
<p> 衷心希望上述建议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在未来的投稿过程中捷报频传。期待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在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互动,也祝福Call4Papers蒸蒸日上。</p></li>
</ol>
<p>原文地址:<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ExNzk4OQ==&mid=2650226809&idx=1&sn=f26801060c7531fb74f0ee139450d164&scene=0#wechat_redirect">【达人分享】优秀论文的创作之道</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胡晓峰:预研项目评审有感]]></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hu-xiao-feng-:yu-yan-xiang-mu-ping-shen-you-gan/"/>
<updated>2017-06-09T09:53:30+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hu-xiao-feng-:yu-yan-xiang-mu-ping-shen-you-gan</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评审完100多份预研项目《建议书》,感到有喜有忧。喜的是扩大了申请者范围,引入了新鲜血液,避免了小圈子分项目,激发了相互竞争,长期以往必有收获;忧的是看到的项目建议书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是太高,眼前一亮的新东西并不是太多。因为这是第一次公开申请,各方面都没有经验,因而值得好好总结,相信以后会逐年提高。好的地方留给领导去总结,我就专门说说存在的问题,一孔之见,供大家参考。我把它概括为七个“不知道”。</p>
<p>第一,不知道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上来就是“目标”,而且很多《建议书》都是照抄《指南》,既不分析《指南》为什么要你研究这个问题,也不说目前这个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倒是说了不少要干的事,但就是不知道要解决问题是什么。技术指标很多也基本照抄《指南》。事实上,任何科学研究解决科学问题才是关键。就像阿尔法狗,“下围棋”是实际问题,“机器学习方法”才是科学问题。很多《建议书》既不知道自己研究的实际问题是什么,更不知道科学问题是什么,空谈了很多研究内容和意义。</p>
<!--more-->
<p>第二,不知道研究的起点在哪里。每个项目似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什么东西都要做,但技术进步在哪儿不知道。研究内容没有聚焦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其实关键技术的突破才是预研课题要做的主要事情。正是因为不知道起点在哪里,所以也就不知道关键技术是什么,结果很多项目都是低水平重复。这个单位已经做过,那个单位接着又再做,似乎每个单位都在“进步”,但其实技术本身并没有发展。</p>
<p>第三,不知道创新点在哪里。很多《建议书》对创新点的理解不准确,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就是创新,或者自己单位没搞过的就是创新。因而创新缺乏新意,很多根本就不是创新,只是自己孤陋寡闻而已。没有开阔的科学视野,是很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创新的。创新既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有“从1到N”的增量创新,这两种创新在预研中都存在,但增量创新更多一些,都很重要。要特别推荐有特色的研究,那也是一种创新。</p>
<p>第四,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新在哪里。很多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与否关键就在技术路线的选择,所以必须要说清楚过去为什么不行,现在为什么行?你的技术路线解决了什么问题。阿尔法狗用的很多方法都是别人发明的,他们重新在技术路线上加以改进,就解决了问题,比如海量样本的生成。光用人类的棋谱最多逼近人类,但用了海量随机博弈产生的样本,才有了战胜人类的可能。这也是重大创新,是技术路线上的创新。</p>
<p>第五,不知道经费的多少约束了啥。一些项目的目标与经费似乎不太匹配,似乎不管多少经费都可以干同样的事。其实,这说明他们既没有想清楚研究需要什么条件,也没有想好这些条件需要花多少钱。明起来看好像不管经费多少我都可以干,但其实还是把拿到经费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解决科学问题放在第一位。而且由于每个项目方向都安排两个以上的项目竞争,所以也存在平衡照顾的问题。但这样的研究项目即使给了钱,估计也得不到好的结果。</p>
<p>第六,不知道预研应该干啥。有些项目建议书不知道预研课题应该干什么,有的就是自己单位正常的工作任务,有的将其混为工程开发、型号研制或基金研究,有的干脆在卖自己公司的代销产品,把产品说明书一抄了事。说到底还是不知道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是什么,难点在哪。更有甚者,直接抄别人的东西还不甚了了,看起来挺唬人,但其实他自己也不懂,估计即使中了标也无法研究下去。</p>
<p>第七,不知道《指南》想要申请者干啥。《指南》的撰写者是各领域的专家,当然知道问题在哪、难点何在,想让申请者干啥,但读《指南》的人却并不知道你那寥寥几语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因而申请者不知道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只好猜谜似的去写,为了增加猜中的概率,只好越说越大,所以面铺得很开,重点也就不集中不聚焦。“指标”要求也应该结合需解决的问题提,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数字。</p>
<p>这是建议书中见到最多的问题。因此,有以下建议供科研管理部门和申请预研单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参考:</p>
<p>1、《指南》中要首先明确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建议书》要分析实际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科学问题,并给出目前的研究现状,以供评审者评估申请者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程度。</p>
<p>2、《指南》中要明确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最关键的指标是什么,《建议书》要分析达成这个目标的难点在哪里,指标采用什么途径去达成。以供评审者分析申请者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技术路线是否可行。</p>
<p>3、对于预研项目来说,要鼓励突破典型的大难题,而不要鼓励突破一堆价值不大的小难题。鼓励突破真正的关键技术,而不要鼓励去完成一大堆工作量式的工程,那不是预研该干的事。就像世界上有一大堆下围棋的软件,结果不如一个阿尔法狗在技术上的突破大。当然,也要能够容忍真正研究了但被证明失败了的项目。按DARPA局长的话,叫做:“既然失败,就来个大失败!”,知道什么不行也是成果。</p>
<p>4、经费应该与解决的实际问题匹配,既不能漫无目的的要钱,更不能漫无目的的做事。根据预研的特点,经费可以考虑分期拨款:前期可以多让几个单位承研,每个单位给一些前期费用,后期根据进展突破大小将资助集中到突破可能性大的项目上去。应该鼓励研究单位的预先研究积累,在评审时应该是鼓励有研究积累的申请者。考评考的重点应该是关键技术的突破,而不应该是整个系统。</p>
<p>5、建议在适当时机组织相关专业组、承研单位和申请者进行培训,就如何写好《指南》和《建议书》进行研讨和说明。或者组织专家撰写相关教材,或者给出《指南》和《建议书》范本,供大家学习。</p>
<p>以上只是参加评审的一点感想,肯定很不全面,也可能并不准确,仅供参考。啰嗦以上一些,只是期望我们的预研工作可以搞得更好!</p>
<p>原文链接:<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QyNzYyNw==&mid=2650620605&idx=3&sn=6aa05c8638fbf039866622ef3b6ac1cd&scene=0#wechat_redirect">胡晓峰:预研项目评审有感</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七步写出高水平SCI论文]]></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qi-bu-xie-chu-gao-shui-ping-scilun-wen/"/>
<updated>2017-06-09T09:53:22+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7/06/09/qi-bu-xie-chu-gao-shui-ping-scilun-wen</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我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也发表不少论文,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发现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他引次数除以论文数量,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很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p>
<h4>1. 研究方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或者有擅长该方向的人指导</h4>
<p>选择研究方向是个很头疼的事情,这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文章、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引用,所以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p>
<!--more-->
<p>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孔圣人为研究对象,没有开拓研究对象,所以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后挨打,所以研究对象必须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对象。</p>
<p>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基本由导师决定,自己可选的余地不大,但要知道这个道理。对于博士毕业后仍然从事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一般来说应该以自己擅长的方法、技巧、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如果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领域,需要多向熟悉该领域的学者请教、学习,如果能跟着熟悉该领域的成功者干一段时间更好。</p>
<h4>2. 循序渐进掌握英语写作,尽可能自己写,多和导师修改后的论文比较</h4>
<p>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多读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读过《How to Write &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和《How to Publish a Paper in the Top Journal》,这两本书都写得非常好,建议写英文论文有困难的研究生一读。</p>
<p>我读博士的时候,第一篇论文我只写了中文,英文完全是导师翻译,从第二篇论文起我自己翻译成英文,导师修改后发表。做博士后了然后开始独立写论文,从写作到投稿一切都是自己完成,这时候再把当初自己写的英文和导师修改后的比较,发现导师的确比自己高明得多。写英文论文也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只要自己有耐心,多看几遍、多检查,总能有所改进。</p>
<h4>3. 写论文往往是调研与研究的不断反复</h4>
<p>写论文离不开看文献,无论你是只想发表几篇论文尽快毕业还是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奠定基础,都是需要看大量文献的。</p>
<p>看文献有以下几个目的:</p>
<ul>
<li>调查别人在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有何价值;</li>
<li>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做些什么;</li>
<li>学习别人的方法,尝试提出自己的方法,等等。</li>
</ul>
<p>写论文往往是一个调研与研究不断反复的过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新问题需要调研,解决了这个问题继续前进会遇到新问题,继续调研,如此不断反复直至取得成功。最后写论文的时候还需要看文献,检查一下别人是否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确信自己的论文是有新意、有价值的,然后再发表到合适的期刊上。</p>
<h4>4. 写好引言很重要,这直接决定着论文是否被录用,并影响着以后的研究</h4>
<p>大致来说,引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p>
<ul>
<li>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li>
<li>回顾相关研究工作(不必全面综述,把特别相关的文献介绍一下即可);</li>
<li>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自己做该项研究目的;</li>
<li>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li>
</ul>
<p>切忌只引用很老的参考文献,这会被编辑或评阅人认为这个领域现在已经没人研究,一方面这给编辑找审稿人带来困难,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拒稿。一般情况下,评阅人先看看摘要和结论,看完引言基本就能决定是否接受论文。写引言的过程中会读不少文献的引言,这是了解相关研究的一个过程,如果自己不打算结束这个方向的研究,写完一篇论文的引言基本上就考虑好了下一篇论文写什么。</p>
<h4>5. 注意参考文献,这对自己的论文的发表速度有直接影响</h4>
<p>不少期刊的编辑一般通过作者的参考文献找审稿人,所以引用一些近几年的文献可以给编辑提供方便,自然可以加快自己论文的发表速度。关键的参考文献一定要引用,在引言中对参考文献的评述一定要中肯、恰当,不然会被评阅人认为不了解研究背景,因此把你的论文毙掉。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好多论文的最差的一部分。不少论文的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甚至页码等也有错,这不但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也给自己以后查看文献带来困难。把参考文献写好有利于读者查阅相关文献,从而更快的接受你的研究成果,这对增加你的论文的引用率是有意义的。</p>
<h4>6. 合作很重要,这对开拓研究领域和增加论文的数量都很有益</h4>
<p>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从调研、研究、写论文至发表,一篇论文一般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论文的数量很难上去。如果和别人合作,一人写一部分,合作者的论文数量都会翻升。此外,合作者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在知识方面可以互相补充,这比一个人单干效率高得多,而且更容易出大成果。做研究有的时候很枯燥,如果可以和人讨论会增加趣味。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比如署名问题,谁先谁后最好提前讨论好,如果在投稿的时候发生争执对相互的关系影响很大,一些合作者因此结怨。</p>
<h4>7. 敢于投稿,坚持就是胜利</h4>
<p>一些博士生做了几年的研究了,一篇论文都没有,问问缘由,不外是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价值不够等等。这需要克服两个困难:</p>
<ul>
<li>敢于写、敢于投稿,被拒后勤补不足,然后继续投稿。</li>
<li>多阅读文献,这样会增加自己的信心。</li>
</ul>
<p>我在独立写论文的时候,连续三篇论文都被拒,被拒的原因有论文没价值、语言太差等等,有的期刊的编辑甚至直接告诉我半年内不要再给他们投稿。我勤学英语、勤改论文、发奋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并且在论文的价值方面狠下功夫,第四篇论文就被接受了,然后连续投了几篇论文都被接受了,而且都是力学领域比较权威的期刊。所以,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不到半年就可以发表好论文。</p>
<p>这篇博客基本上是我读博士和在国内做博士后期间的一些经验,也有最近在国外学习到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广大发表论文有困难的博士们有帮助。</p>
<p>原文地址:<a href="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5297&do=blog&id=590606">刘波-七步写出高水平SCI论文</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编辑案例分析]]></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1/30/lun-wen-zhuan-xie-de-zhu-yi-shi-xiang-bian-ji-an-li-fen-xi/"/>
<updated>2016-11-30T09:42:32+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1/30/lun-wen-zhuan-xie-de-zhu-yi-shi-xiang-bian-ji-an-li-fen-xi</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一位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在与知社线下交流的时候介绍,来自中国的论文投稿已经占据相当比重,但论文书写质量参差不齐,有相当的比例需要大幅度的修改。而很多作者也反映,编辑要求润色英文的情形也越来越多。知社因此邀请这一出版社的合作伙伴Edanz Editing (理文编辑)为大家介绍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标题、摘要与关键词、Cover Letters、和图表等,并包含翔实的案例。<!--more--></p>
<h3>写好标题的重要性</h3>
<pre><code>文章的标题是“钓饵”,应该用来吸引读者——“推销”你的文章,给读者浏览目录或研究结果的机会。
</code></pre>
<p>标题写得差可能使原本感兴趣的读者忽略了你的工作,也可能引起文不对题的情况。相比之下,好的标题可吸引相关的研究人员,提高文章的引用率,这也是期刊编辑所青睐的,因为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因此,写好正确的标题是很重要的。</p>
<p>好的标题应尽量简短,同时又能传递文章的主要发现。避免叙述过于繁琐并使用不必要的专业行话和缩略语。标题必须能被科学界的广大读者读懂,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并不具备你研究的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标题宽泛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目标期刊——考虑目标期刊的读者情况,这通常会在期刊的网站上有所介绍;撰写的标题应便于被所有读者看懂,而不仅仅局限于你的研究领域。另外,应该查阅目标杂志的《稿约》,确保遵守字数限制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提供短标题。</p>
<ul>
<li>实例:较差的标题</li>
</ul>
<p>“Degeneration of neurons in the CA3 and DG following OA administration: involvement of a MAPK-dependent pathway i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p>
<p>这个标题太长,含有非标准的缩略语,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太具体。修改如下:“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此外,也可使用“MAP kinase-dependen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但要考虑目标杂志的要求,因为缩略语MAP使用广泛,读者可懂。</p>
<h3>摘要与关键词</h3>
<pre><code>文章的摘要十分关键,因为很多研究人员只读摘要而不读全文。
</code></pre>
<p>因此,摘要提供准确而详尽的研究总结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你所开展的工作、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发现以及研究结果的益处和重要性。摘要必须能够独立成文,具备研究概要的功能,使人不看全文就能读懂。在阅读摘要后对文章细节感兴趣的读者自然会继续阅读全文。因此摘要不必太面面俱到,例如,可不必列举方法细节。</p>
<p>尽管摘要是论文的第一部分,但事实上应最后撰写。在完成其他部分后应尽快写摘要,因为这些内容依然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中,使你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简明而全面的总结,而不至于忽略任何重要的内容。不同期刊对摘要的撰写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应参照目标杂志的《稿约》了解具体要求。尽管杂志要求不同,但依然存在一些普遍应遵守的惯例:</p>
<ul>
<li>应注意对字数的限制</li>
</ul>
<p>通常来讲摘要的字数限制平均为250个词,但许多杂志要求更短些(如《Nature》和《BBRC》对摘要的篇幅限制为150个字),而许多杂志(如《BioMed Central》)允许摘要篇幅稍长些。这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应在写文章之前确定目标杂志。</p>
<ul>
<li>应避免使用技术行话</li>
</ul>
<p>从而使摘要更易懂,更具可读性。不同目标期刊的“技术行话”取决于杂志的读者情况(可以通过期刊网站查询)。例如:“焦虑测试”一词通常比“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更容易理解,除非该杂志专门针对行为研究人员。通常摘要因受篇幅所限不能对技术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如果术语使用不可避免,应在首次提到时用简单的措辞加以定义。</p>
<ul>
<li>尽量不使用缩略语</li>
</ul>
<p>如同技术术语一样,应尽量不使用缩略语,其可用性也取决于不同的目标期刊。例如,大多数杂志接受HIV的使用。相比之下,RT-PCR对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杂志是可以接受的,但绝大多数杂志要求在首次使用时给出完整拼写(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许多杂志在网页上列出可使用的缩略语。反复使用三次或以上的必要的缩略语应在首次使用时给出完整拼写。只使用一次或两次的缩略语应使用全称,除非这样做超出了字数要求。摘要中已给出全称的缩略语在正文中首次使用时也应给出全称。</p>
<ul>
<li>不应在摘要中引用文献</li>
</ul>
<p>尽管一些杂志允许在摘要中引用文献,但绝大多数杂志不允许引用文献。因此,除非你要投稿的杂志允许这样做,否则不应在摘要中引用文献。</p>
<p>以下是BBRC杂志作者须知给出的指导性意见:</p>
<pre><code>-- 摘要应放在第2页,即标题页之后
-- 摘要应采用一段式,总结文章的主要发现,篇幅不超过150字
-- 摘要后应列出10个用于收录和检索的关键词
</code></pre>
<p>一些杂志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分为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临床期刊可能要求额外或不同段落,如“patients”。因此,再次强调,在动笔之前应查阅目标杂志的《稿约》,确定杂志的具体版式或格式要求。</p>
<h3>选择合适的关键词</h3>
<p>摘要后经常需要列出由作者选择的关键词。《稿约》会指出要求列出多少个关键词,甚至提供可供参考的关键词清单。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很重要,因为他们可作检索之用。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容易被发现和引用。因此,关键词越切合你的文章内容越好,应避免选择多数研究所适用的一般性术语。</p>
<p>实例:
为这个题目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p>
<p>好的关键词:okadoic acid、hippocampus、neuronal degeneration、MAP kinase signaling以及mouse (或是rat或其他实验动物)。</p>
<p>差的关键词:neuron、brain、OA (简写)、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以及signaling。这些词过于笼统。</p>
<h3>如何撰写Cover Letter</h3>
<pre><code>附信(投稿信,cover letter)是你与拟投杂志直接交流的机会。
</code></pre>
<p>出版空间以及编辑关注度的竞争异常激烈。将原稿投送给杂志编辑,附上一封信“原稿请见附件”是远远不够的。附信(投稿信,cover letter)是你与拟投杂志直接交流的机会。除了写明你的研究与众不同外,还应直接向总编辑说明为什么你的发现很重要及其应该在此杂志上发表的理由。</p>
<p>附信应含有几个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可通过 <a href="https://www.liwenbianji.cn/resources/cover-letter-templates">https://www.liwenbianji.cn/resources/cover-letter-templates</a> 链接下载。大家可根据批注中的建议起草你自己的附信,选择提出的句子类型替代括号中的句子。附信的格式几乎适用于所有投稿;当然,某些类别的论文需要加入额外的内容。例如,关于临床试验数据的存储信息通常需要附上一份临床试验报告,提供你的序列数据进入公共数据库的信息。</p>
<p>查阅目标杂志的《稿约》是每篇稿件的既定程序,其中很可能含有附信必须写入的内容。另外一个信息来源是杂志的投稿网页。尽管以下列出的内容以及关于“Edanz Cover Letter模版”中描述的内容不一定完全都是这些目标杂志所要求的,但所有这些都是附信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做可引起编辑对你的关注。以下方法适用于附信的撰写:</p>
<p>一些杂志根据其刊出文章领域的不同进行编辑分工,你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有时也可根据编辑的专业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编辑。直接称呼收信编辑,如:“Dear Dr. Smith”。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编辑,可将附信写给总编辑。
信的开头应写出文章题目,希望文章在杂志的哪一个栏目或作为哪一个文章类别发表,以及投稿杂志的名称。
之后简单叙述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说明研究目的以及开展的工作。然后简单描述研究成果。
接下来的段落很重要。你需要向研究界解释你的发现的意义,特别是对杂志读者的意义。如果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该杂志读者会对你的发现感兴趣,你需要选择另一家更合适的刊物,因为编辑只将他们认为会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送同行评议。研究一下你准备投稿杂志的“目标与刊出范围”会对你有帮助。
附信的最后一段应包含杂志所要求的声明或说明。这些通常包括关于利益冲突、基金资助与资助来源的声明,以及所有作者已阅读过并同意文章的内容以及未一稿多投的声明。每个作者的作者资格确认也是需要的。
最后,留下详细的通讯方式以及礼貌的结束语。</p>
<p>示例:</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write_step_1.jpg" alt="" /></p>
<h3>如何选对期刊</h3>
<p>选好期刊和发表类型至关重要:选对了能立马增加发表的机会和引用率。相反,投到不对的期刊往往造成拒稿。在选择目标期刊前,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期刊的宗旨和范围;目标读者和近期发表情况;拟投稿件的研究结果有多重要、吸引面有多广;研究类型。</p>
<p>首先应考虑的是:拟投论文的侧重点是什么?谁可能会读它?在撰写论文(尤其是“讨论”部分)时就应予以明确。你的研究是侧重于临床还是基础科学?你的结果是对科学界会产生广泛影响还是只限于一个专门领域?属于初步结果尚需更多工作来验证,还是已经有多种互补的数据来支持你的假说?你是急着马上发表,还是不那么着急从而可以收集更多数据去试投高影响因子期刊?回答了这些问题,你对目标期刊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接下来,你需要列出个清单。</p>
<p>目标期刊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你论文的参考文献。与你相似或相关的工作应该被你的论文引用过;研究这些工作和他们所发表的期刊。那些多次出现的期刊就可作为候选。另外一个寻找候选期刊的办法就是用关键词搜索Medline和 Pubmed等数据库。同样,重复出现的期刊可能就是比较合适的投稿对象。此前未发表过此领域论文的期刊可能也会对你的结果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翻阅和检索图书馆书架、Thompson ISI数据库 (其中包括SCI),或者各大出版商的主页(学术期刊出版商很多,下文仅列举了其中几家)。根据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应该能找出适当的期刊。</p>
<p>至此你已有一个候选期刊的清单,头脑中也已有了适宜期刊的形象。你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是否吻合。期刊网站中通常有“宗旨和范围”一栏,有的还会说明该期刊的目标读者范围。通常还有影响因子、论文类型、刊期、接受到见刊周期、拒稿率、发表费等信息。这些因素都需要综合衡量。比如,若你希望迅速发表,就应该专门留意反馈快和见刊时间短的期刊。如果你经费紧张,就不要考虑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或发表费高的期刊。如果你需要把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某个值的期刊,就应马上排除低于该值的期刊。认真研究期刊网站,考虑编辑和读者为何会对你的结果有兴趣,在此基础上你能更有针对性地撰写投稿信,也能帮你决定清单中那一种期刊才是传播研究结果的最佳平台。根据这些标准把期刊清单缩减至两三家,随后把它们再按照你的具体要求排序。至此,你就可以开始撰写投稿信和投稿了。</p>
<p>Edanz开发了一个期刊选择工具来帮助您完成这个过程,欢迎试用:
<a href="http://www.liwenbianji.cn/journal_selector">http://www.liwenbianji.cn/journal_selector</a></p>
<p>几个有用的网站</p>
<pre><code>检索或浏览SCI期刊: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gi-bin/jrnlst/jloptions.cgi?PC=K
Thompson ISI 检索数据库: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mjl/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 PubMe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Elsevier 期刊列表: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_browse.cws_home
Science Direct: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Wiley-Interscience 期刊: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browse/?type=JOURNAL
Springer期刊: http://www.springer.com/?SGWID=5-102-0-0-0
</code></pre>
<ul>
<li>实例</li>
</ul>
<p>我们来做一个撰写论文标题的练习。假定题目是:“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该虚构研究显示,动物(假定是小鼠)摄入一种毒素okadoic酸(OA)后,海马区CA3和齿状回区域内的神经元退化。此外,MAP激酶依赖途径也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p>
<p>如果神经细胞变化与功能丧失之间在功能上不存在关联,那么,该研究会被视为停留在初步阶段,很难获得发表机会。那么,再假定我们也进行了行为学研究,且结果显示小鼠摄入毒素后产生了学习和记忆障碍。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组织学、生化和行为学数据。</p>
<p>用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只找到很少几个类似研究(鉴于该案例为虚构,当不足为奇),不过仍然指出了几个潜在期刊,如《Journal of Neuroscience》,《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Neuropharmacology》和《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p>
<p>其中,《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可能要求更多数据,比如显示与某人类疾症的相关性和/或细胞死亡相关机制的详尽分析,不过后者尚有发表可能,也许值得投去试试。《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更关注临床,所以只有当OA处理已知是某个疾病的良好模型时,才可考虑投到这个期刊。但是,如果该研究确实显示存在这种关联,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期刊。《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的范围较广,发表各种生物领域的研究;神经生物学属于其兴趣领域,且该期刊表明它致力于迅速传播成果。对于希望尽快从编辑部获得回应或希望尽快发表论文的作者,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初步目标期刊。如果行为学数据较为新颖,《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目标;该刊的“外联部”的答复速度很快,也很适合需要尽快发表的作者。最后,若结果中揭示“神经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等方面的内容,《Neuroscience》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期刊,因此,根据终稿的侧重点(如临床vs神经生物学vs行为学)和作者的需求(影响因子和出版时间),可以将候选期刊按照其适合程度排序。</p>
<h3>论文撰写顺序与IMRaD格式</h3>
<p>科学探索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因此就有了各种类型的论文,其中包括论著、综述、病例研究、方法学和理论性论文。目前,论著最常见的格式是IMRaD格式,也就是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的缩写。</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write_step_2.jpg" alt="" /></p>
<p>这些部分一般位于摘要和参考文献之间,但也有些期刊中将“方法”部分居于最后。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 在其出版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生物医学论文撰写和编辑》第IV.A.1.a节(“通则”)中IMRaD格式及其目的作了如下说明:</p>
<p>“观察性和实验性论文通常(并非必须)分为以下几部分:引言、方法、结果、 讨论,亦即“IMRaD” 结构。该结构并非强制性的论文格式,但的确能直观地反映科学发现的过程。长篇幅的论文中的某些部分可采用子标题(尤其是“结果”和“讨论”),从而使其内容更加清晰。”</p>
<p>在理文编辑的写作技巧文章里,我们将分别阐述IMRaD各个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应避免的常见错误。但要说明的一点是:各部分的撰写顺序和他们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和我们这里讲述的顺序)是不同的。好的撰写顺序应该使论文尽可能清晰、连贯。</p>
<p>这里推荐如下撰写顺序(外加摘要和标题):</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write_step_3.jpg" alt="" /></p>
<p>“方法”部分在研究开展过程中就可以写完,标准试验步骤甚至在做试验之前就可以完成。尽早完成“方法”部分使你能发现研究设计中潜在的问题,或之前未考虑到的额外对照。这样做的好处是:方法在实验开始之前还可以调整,避免将来费时费钱地重复做已经做过的试验。</p>
<p>“方法”写好、试验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来确定它们是否支持你的假设,阐明他们到底揭示了什么。在此阶段就写“引言”属于不得要领,因为你的结果将决定你该如何“编排”你的论文,或者说把你的结果放在哪个背景下予以阐述。因此,第二步应该是分析和撰写“结果”。在这个阶段,你要决定如何表述资料(例如,用表、图、示意图还是照片;参见“图”部分的注意事项),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参见“统计学”注意事项),以及他们说明什么。作出上述决定后,你就需要来描述它们。</p>
<p>至此,你应该已清楚你的结果如何支持你的假设,也了解该领域的现有文献。此时如有必要,你尚可修改你的研究问题或更改研究的侧重点;如果你决定要修改,可能也另需重新分析数据和/或补充试验,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研究故事。待这些都完成之后,再写“引言”来说明你工作的背景,然后撰写“讨论”来说明你的结果和背景之间的关联。最后,趁热打铁,完成摘要和标题。摘要和标题的要素请参见理文编辑之前推送的文章。</p>
<ul>
<li>图表:一图值千字</li>
</ul>
<p>在“摘要”的注意事项中我提到不少读者只读摘要,所以摘要必须能独立成文,并能说明所有主要结果及其意义。有的读者会随后再看一下图表来核实一下摘要中提到的结果,但仍然不读全文。所以,跟摘要一样,论文的图表(外加其标注)也必须能独立成文,不用读正文就能看懂。</p>
<p>图表用于形象地表示正文所述结果。简而言之,他们是表达结果最有效的方式。好的图表可以把获得的结果迅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远比读正文为快)。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一方面他们所处的领域飞速进展,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足够的时间追踪研究进展,因此,如果你能迅速地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传递给他们,他们自然感激不尽。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当然也喜欢简洁明了的论文。所以制作高质量的图表来清楚传达研究结果还是很有必要的。</p>
<p>和其他部分一样,制作图表也有一些“规则”。首先要了解目标期刊允许多少图表,不要超过这个限制。如果限定的图表数目不足以表达你的结果,可以把有些放在“补充信息”(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部分,或者在正文中叙述并加个说明“(data not shown)”。不过,只有不重要的附属性结果才能这样叙述,而那些支持你假设的结果则必须展现出来。如果你的首选期刊不足以展现你的所有重要数据,你可能需要考虑换个期刊。反之,如果期刊允许的图表数目超过你的需要,也不要加上多余或不必要的图表来凑数。每个图表必须要有明确、必要的目的。</p>
<p>其次,图表中的数据要易于解读。考虑好让每个图表显示多少数据,以及数据如何组织来传递重要信息。所以,与其把各种参数或治疗方法都合并在一个图中,不如考虑分别用一个简单子图表示然后拼成一个组图。图的坐标、表的行列、以及示意图的各部分都要标记清楚。如有趋势线、标尺和统计检验结果,均应予以标明;比如用星号表示显著性,或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显著性水准。对于大样本,除了报告绝对数值之外还要有变化或差异的百分比。</p>
<p>第三,图表的标注也应该独立成文,并且无需阅读全文就能完全理解。因此,缩写要么不用,要么先定义后才用,同时应该避免使用技术术语。标注应清楚说明做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也应简述使用了什么统计检验,给出P值,并对所用的符号进行定义。除了其中描述方法的语句,标注和图表标题都应采用现在时。比如,应该写:“Western blot showing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p53 after…”而不是“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p53 increased after…”。</p>
<p>最后,与“结果“部分的注意现项一样,图表和正文之间不应有重复叙述。所以,容易用文字简要描述的就不要用图表,而且图表之间也不应有所重复,例如,图中已有的信息就不要又用表再显示一次。图表和标注不要嵌在正文中间。出版单位会把你的正文和图表合并成一个目标杂志特有格式的“校样”。他们通常要求作者提供单独的图表文件(偶尔可以放在稿件末尾)和单独的正文文件(其中包含图表标注的列表,通常在”参考文献”之后)。参照目标期刊的《稿约》以确定其具体要求。</p>
<p>先制作清楚、高质量的图表,随后就可以轻易地撰写“结果”部分。图表可以按逻辑排列组合来一步步推进你的论证,或巩固你的假设。给每个主要结果分配一个图表和一个小节;小节的标题应和相应的标注相似;小节内的正文简要叙述其相应图表内含结果,其中统计分析结果要叙述完整,需要展示更多细节时告知读者参见图表。</p>
<ul>
<li>实例</li>
</ul>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write_step_4.jpg" alt="" /></p>
<p>表格最适合用很少的叙述展现大量数据。上表节选自《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篇论文(doi:10.1172/JCI37622; 经同意转载)。表中数据非常清楚简练,如果用正文叙述这些数据需要大量文字,用表格则大大节省了文字。正文中只需提一下“患者和肿瘤样本的临床特征见表1”即可。下图来自同一论文,其中包括了本文提及的优秀图表的多项要素,具体请见下面的清单。</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write_step_5.jpg" alt="" /></p>
<p>清单</p>
<ol>
<li>图表标注要“独立成文”。</li>
<li>遵守图表数目限制。</li>
<li>图表之间以及图表和正文之间均无重复叙述。</li>
<li>各个参数的数据分别用组图中的一个子图表示。</li>
<li>标出标尺、趋势线和标记;显示统计检验结果。</li>
<li>符号和缩写要么不用,要么先定义再用。</li>
<li>对于大样本,给出绝对数和变化/差异的百分比。</li>
<li>图放在单独的文件中或放在稿件末尾;不要嵌在正文中间。</li>
<li><p>参照《稿约》确定图表格式、大小、颜色、数目和其他要求。</p></li>
<li><p>论文类型</p></li>
</ol>
<p>论文种类方面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原始文献是指原创性研究首次公开发表之处,这包括大多数期刊论文、会议文集和学位论文。原始文献中的信息经浓缩和整理形成的文献称为二次文献,包括课本、书籍章节、综述、索引和文摘服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信息汇编。原始文献的作用是与更广泛的群体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二次文献的作用则在于把原始文献中的信息编辑整理成方便和易懂的格式。有些期刊两类论文都发表,此外还刊登特写、新闻和其他栏目;有些期刊可看作专门的一次期刊(只发表一次文献,即原创性研究成果);另外一些期刊则可看作二次期刊(专门发表综述)。在选择期刊和与期刊编辑建立关系的时候,应留意这些区别。当你在研究领域内已有一定建树后考虑发表综述的时候,这些区别也值得注意。</p>
<p>原创研究的期刊上的论文又分成多个类型;在开始构思论文的时候应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因为某一类论文类型要比其他类型更适合你的工作。多数学术期刊在自己的网页公布其论文类型。可能的稿件类型包括以下几种:</p>
<ol>
<li>全长论文</li>
<li>快讯</li>
<li>短讯</li>
<li>读者来信</li>
<li>病例报告</li>
<li>技术或实验室短文</li>
<li>方法学</li>
</ol>
<p>每种论文的格式都略有不同,这些都载于期刊的《稿约》。撰写稿件时请阅读《稿约》并严格遵守。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发表标准,就要决定目标期刊 (见“期刊选择”部分的注意事项)和论文类型。此时,你的“方法”和“结果”部分应该已经写好,因为这些部分在做试验时即可同步完成。除了标号、字体和图表数量还有待调整外,这两部分应该已可随时导入任何类别的论文。为确定哪种论文类型最合适,你需要自我评价一下自己的工作,请同事做个独立评价可能也有帮助。你是否有足够素材来写一篇全长论文?如果是,很好!如果否,短讯或读者来信可能会更合适。你的研究结果是否非常及时和让人兴奋?是否担心你的竞争者提前发表类似结果?如果是,您可能该考虑写一个快讯。不少期刊(如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专门发表这样的文章,并努力缩短见刊周期。</p>
<p>如果你拿不准哪一种论文格式或哪个期刊最适合你的工作,你投稿前随时可以向编辑咨询一下发表的可能性。很多期刊都提供这种服务;即使某期刊不提供此服务,只要你问得有礼貌,编辑照样可能会回复你。你的咨询应该简要介绍你希望发表的工作,并解释为何它很及时并与该刊的读者相关。此外,你应该提及你的论文可能有多少图表,以及每个图表说明什么信息。投稿前咨询与正式投稿 (见“论文发表道德” 部分的注意事项)不同,它可以同时发给多个期刊。如果你收到正面的回应,你就可以开始撰写“引言”、“讨论”和“摘要”,如有必要还要着手调整“方法”和 “结果”部分。这种方法使您可以引用正确数量的参考文献(许多期刊/论文类型都对参考文献的数量做了限制),并且符合每一部分的字数限制,以避免重写已有文稿。</p>
<p>总之,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献有不同的种类,每一种类之内又有哪些论文类型。此外,要诚实地评价你的工作并决定哪类论文是最适合的。要事先确定适当的目标期刊和论文类型;目标期刊的《稿约》涉及拟发表论文的类型,因此也要遵守其规定;这才能增加论文被接受的机会,缩短见刊周期。</p>
<p> 理文编辑 知社学术圈:<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QwNDQ2Nw==&mid=2650476695&idx=2&sn=891e5ecd59266cae51efa5a2a0187b1d&chksm=87e8010bb09f881d0e38c2a959a530d3224baec7f0dccfc835f70708c22066aa31f3acebc8dd&scene=0#rd">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编辑案例分析</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2016年四大安全顶级会议接收的中国论文汇总]]></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1/18/chinese-papers-accepted-by-top-security-conference-in-2016/"/>
<updated>2016-11-18T21:22:23+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1/18/chinese-papers-accepted-by-top-security-conference-in-2016</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整理by: 稀饭&toby</p>
<h4>S&P</h4>
<p>会议相关信息</p>
<pre><code>37th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MAY 23-25, 2016 AT THE FAIRMONT, SAN JOSE, CA
</code></pre>
<ol>
<li><p>Following Devil’s Footprints: Cross-Platform Analysis of Potentially Harmful Libraries on Android and iOS</p>
<blockquote><p>Kai C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ueqiang Wang (Indiana University), Yi C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eng Wang, Yeonjoon Lee, and XiaoFeng Wang (Indiana University), Bin Ma and Aohui Wa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Yingjun Zhang and Wei Zou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more--></p></blockquote></li>
<li><p>Multiple Handshakes Security of TLS 1.3 Candidates<br/>
Xinyu Li (Trust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Assurance Laboratory, SKLCS, Institute of Software,</p>
<blockquote><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and CAS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magnetic Spac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China), Jing Xu, Zhenfeng Zhang, and Dengguo Feng (Trust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Assurance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onggang Hu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magnetic Space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p></blockquote></li>
<li><p>Staying Secure and Unprepared: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the Security Risks of Apple ZeroConf</p>
<blockquote><p>Xiaolong Bai (TN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Luyi Xing, Nan Zhang, and XiaoFeng Wang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Xiaojing Liao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ngxin Li (Peking University), and Shi-Min Hu (Tsinghua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No Pardon for the Interruption: New Inference Attacks on Android Through Interrupt Timing Analysis</p>
<blockquote><p>Wenrui Diao and Xiangyu Li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Zhou Li (IEEE Member), and Kehuan Zh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blockquote></li>
</ol>
<h4>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h4>
<p>会议相关信息</p>
<pre><code>25th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
August 10–12, 2016
Austin, TX
</code></pre>
<p>录用的中国论文列表:</p>
<ol>
<li><p>The Ever-Changing Labyrinth: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Wildcard DNS Powered Blackhat SEO</p>
<blockquote><p>Kun Du and Hao Yang, Tsinghua University; Zhou Li, IEEE Member; Haixin Duan, Tsinghua University; Kehuan Zh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blockquote></li>
</ol>
<h3>NDSS</h3>
<p>会议相关信息</p>
<pre><code>23rd Annual NDSS Symposium
San Diego, California
February 21 -24, 2016
</code></pre>
<ol>
<li><p>Forwarding-Loop Attacks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p>
<blockquote><p>Jianjun Chen, Xiaofeng Zheng, Haixin Duan and Jinjin Liang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Jian Ji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Kang Li (University of Georgia) and Tao Wan (Huawei Canada) and Vern Pax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p></blockquote></li>
<li><p>A Simple Generic Attack on Text Captchas</p>
<blockquote><p>Haichang Gao (Xidian University), Jeff Yan (Lancaster University), Fang Cao, Zhengya Zhang, Lei Lei, Mengyun Tang, Ping Zhang, Xin Zhou, Xuqin Wang and Jiawei Li (Xidian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ol>
<h3>CCS</h3>
<p>会议相关信息</p>
<pre><code>23rd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Hofburg Palace, Vienna, Austria
October 24-28, 2016
</code></pre>
<ol>
<li><p>Attacking OpenSSL Implementation of ECDSA with a Few Signatures</p>
<blockquote><p>Shuqin F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ptology), Wenbo Wang and Qingfeng Cheng (Luoya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p></blockquote></li>
<li><p>Call Me Back! Attacks on System Server and System Apps in Android through Synchronous Callback</p>
<blockquote><p>Kai Wang, Yuqing Zh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and Peng Liu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Host of Troubles: Multiple Host Ambiguities in HTTP Implementations</p>
<blockquote><p>Jianjun Chen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 Ji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ixin Duan (Tsinghua University), Concordia UniversityNicholas Weaver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 Tao Wan (Huawei Canada) and Vern Paxson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p></blockquote></li>
<li><p>Identity-Concealed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and Key Exchange</p>
<blockquote><p>Yunlei Zhao (Fudan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Instant and Robust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among Mobile Devices</p>
<blockquote><p>Wei Xi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 Qia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Jinsong Han, Kun Zha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eng Zhong (Nanjing University), Xiang-Yang L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Jizhong Zha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Practical Anonymous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and TLS with Anonymous Client Authentication</p>
<blockquote><p>Zhenfeng Zhang, Kang Ya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uexian H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Computing) and Yuchen Wa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blockquote></li>
<li><p>Stemming Downlink Leakage from Training Sequences i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p>
<blockquote><p>Yunlong Mao, Yuan Zhang and Sheng Zhong (Nanjing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Targeted Online Password Guessing: An Underestimated Threat</p>
<blockquote><p>Ding Wang, Zijian Zhang, Ping Wang (Peking University), Jeff Yan (Lancaster University) and Xinyi Hua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When CSI Meets Public WiFi: Inferring Your Mobile Phone Password via WiFi Signals</p>
<blockquote><p>Mengyuan Li, Yan Meng, Junyi Liu, Haojin Zhu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ohui Liang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Boston), Yao Liu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and Na Rua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p></blockquote></li>
<li><p>On Code Execution Tracking via Power Side-Channel</p>
<blockquote><p>Yannan Liu, Lingxiao Wei, Zhe Zhou, Kehuan Zh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enyuan Xu (Zhejiang University) and Qiang X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blockquote></li>
<li><p>TaintART: A Practical Multi-level Information-Flow Tracking System for Android RunTime</p>
<blockquote><p>Mingshen Su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o Wei (Baidu) and John C.S. Lu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blockquote></li>
</ol>
<h3>参考链接</h3>
<ul>
<li><a href="http://www.ieee-security.org/TC/SP2016/program-papers.html">37th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a></li>
<li><a href="https://www.usenix.org/conference/usenixsecurity16/technical-sessions">USENIX Security ‘16</a></li>
<li><a href="http://www.internetsociety.org/events/ndss-symposium-2016">NDSS Symposium 2016</a></li>
<li><a href="https://www.sigsac.org/ccs/CCS2016/accepted-papers/">ACM CCS 2016</a></li>
</ul>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何毓琦教授访谈:年轻人如何做科研]]></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1/09/he-yu-qi-jiao-shou-fang-tan-:nian-qing-ren-ru-he-zuo-ke-yan/"/>
<updated>2016-11-09T20:08:31+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1/09/he-yu-qi-jiao-shou-fang-tan-:nian-qing-ren-ru-he-zuo-ke-yan</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学术界流行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样,为了待在原位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许多人都想拉你下来,因为他们都想要超过你”。</p>
<p>——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p>
<p>董怡辰/制图</p>
<p>编者的话</p>
<p>“从一开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个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了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more--></p>
<p>在2010年6月25日发表于科学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中,时年76岁的何毓琦这样总结道。</p>
<p>何毓琦,祖籍浙江诸暨,1934年3月1日生于上海。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p>
<p>1949年,15岁的何毓琦前往香港并在那里完成高中教育。1950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录取,并在1953年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55年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5年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p>
<p>何毓琦长期致力于中国内地的科研发展,培养了多名中国学生,2001年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座教授。2007年4月25日他在科学网的博客开通,受到网友热烈欢迎。</p>
<p>9月9日,何毓琦教授做客科学网,与广大网友就“科研与生存之间应该如何把握和取舍”、“年轻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诱惑、生活的压力,年轻人如何专心科研”等问题交流了经验和体会。</p>
<p>本报选编部分访谈内容,以飨读者。</p>
<p>主持人:何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本人有几十年的科研教学经历,对科学网很多年轻的网友会有很多借鉴意义。今天到场的还有贾庆山老师,他来自清华大学,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网中心副教授。我们今天还请到三位资深科学网博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年级博士生金小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雷宇。他们正在准备踏上科研(之路),以科研作为终身职业。</p>
<p>自己做自己的导师</p>
<p>罗会仟: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在国内一般(是)约定俗成地找一棵大树,靠在他下面,这虽然会带来很多经费上和项目上的方便,但另外一方面也约束了一些人的成长,(可能)对激发自己的斗志有影响,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p>
<p>何毓琦:我当时自己做博士的时候,没有导师,全靠自己。我的博客上还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个湖南大学的博士生,也是没有人指导,他自己研究做了一套东西,就跟我通信,我发现他在他那行业做得非常清楚,就请他写了一篇自己怎么做导师的文章,他写得很好,所以我主张这篇(文章)值得看一看。</p>
<p>假如有了博士学位,假如是导师真的很花时间训练你,你获得博士以后不一定要靠大树。你绝对可以自己学习,当然有的时候会走一点弯路,碰两个钉子,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假如没有好的导师帮你忙的话——有当然很好,没有可以自己闯出来。</p>
<p>如何选择科研方向</p>
<p>《科学时报》:有人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年轻人一般都是跟着前辈做,虽然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功底,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难。何老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p>
<p>何毓琦:我推荐大家去读湖南大学的那个学生写的那篇《我如何自己做自己的导师》的博文,我发现他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楚。问题有的是,你永远可以找到值得做的东西。我是不担心年轻人的,他们可能信心不够,我现在告诉他,绝对要放心去做,没问题。当然有人帮你忙更好,你少走一点弯路,省点事,这当然是绝对有好处的。</p>
<p>网友:科研的新手在刚开始面对一个研究方向时,究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在实战中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先学习好相应方向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适用新的交叉方向。对于这些情况,您有什么建议?</p>
<p>何毓琦: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以为必须要学会(基本知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学完,很多事情要下决心,只要离你本行不太远,你花六个月工夫,马上可以作贡献。我的主张是不要太担心。问题是你要跳进去,人家说学游泳最好是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p>
<p>《科学时报》:贾老师,作为何先生的博士生,您感觉何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给您的感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是什么?</p>
<p>贾庆山:我觉得最深的是指导我如何做研究,而且指导我如何做人。</p>
<p>我可以补充一点,就是选题方向,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我印象很深刻。在刚刚开始接触研究的时候,何老师就指导我们说,选题目有三个问题你要先问一问自己,因为我们是工程学科,是做应用基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一些实际的工程人员真正关心你要研究的这个问题;第二,你是不是不完全了解这个问题,你如果已经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知道怎么做,甚至预计做的结果是什么,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事情;第三,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如果这三个问题当中有两个回答是肯定的,这个问题就值得你去做,这是何老师在我还刚开始接触研究时就跟我讲过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做研究,到后来毕业之后自己做老师,我觉得这让我受益非常大,因为他虽然没有告诉我一定要做哪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他告诉我如何去寻找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p>
<p>做一个比喻,就像做菜有不同的口味一样,做研究也有不同的品位,我们清华有一句话,叫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何老师最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把题目定好让我们往下做,而是不断地用苏格拉底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提一个我们想做的问题,他会用引导的方式帮助我们判断这个研究问题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往下去做。通过这样不断反馈式的交流,不断提炼我们自己做研究的品位。回到您的第二个问题上,最特殊的地方我觉得是锻炼我们做研究的品位,这个难以量化,只能通过朝夕相处、不断互动的方式才能学习到。</p>
<p>兴趣与现实的冲突如何解决</p>
<p>《科学时报》:您怎么看待科研的目的,有的人认为,作为科学家应该研究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钱就要给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您怎么看待这种争论?</p>
<p>何毓琦:(这要)看你的职位是什么,假如在公司里做事情,当然公司需要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你的责任,你必须要替它解决。(如果)要解决的事情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与个人兴趣)没有冲突。假如你要做的事情,一大半都是你不喜欢的,为了生存,当然很痛苦,所以你(可能)要另外找职位。</p>
<p>我常常跟学生讲,假如找到一个职业,50%的(工作内容)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但)每个机会都有不开心的,但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世界上很少(有)每一秒钟都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情况),像我这样退休了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比较可以这样。一般你真的要有职位的话,50%是你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就很好了,有的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p>
<p>主持人:可能您还是属于比较传统、比较老派的科学家,您赞同不赞同科学界的一种趋势:把科学家作为职业,他不一定有很强的理想主义在里面,或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他可能是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或者是专业性的,怎么看待科学家越来越职业化的这样一种趋势?</p>
<p>何毓琦:我刚才讲了,有许多人念博士,绝对不是要做科研,(而是觉得)博士给我更好的机会。我觉得(这)没什么错,你说博士给我很好的训练,我可以赚大钱,不过一个人总是要找你喜欢做的事情。你要做的全是你不喜欢的事情的话,那的确很痛苦。在美国可以另外找一个职业,这里可能就是你没有办法,换职位都不可能,那是我很同情的事情。</p>
<p>金小伟:现在有很多考核制度,我不知道美国是怎么样的,在中国有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年底考核等,(这)给大家造成一种速成的心理,比如有一点数据就要写文章。但是要发高质量的文章对学术才有意义,我不知道如何权衡文章的质量和数量的问题?</p>
<p>何毓琦:我希望这是个过渡时期,在科学上用量(衡量)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了解现在的中国为什么注重量,像(用)SCI(衡量)在国外是很少的,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就是同行评议。但是我也了解,中国为什么现在需要用这个量,用量(衡量)有许多用不着争论,像奥运会一样,你跳高一点拿金牌,低一点拿银牌,没话讲。我觉得你们年轻人不要太注重量,当然现在可能注重一下,但迟早中国会同国外一样,慢慢重(视)质(量)。</p>
<p>转向新问题 学会问问题</p>
<p>主持人:雷宇好像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年轻学者碰到的问题,关于专业转换的问题,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转到另一个专业,博士的时候又转了一个方向。从年轻学者事业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p>
<p>何毓琦:我的个人经验,觉得老待在一行里面,不管做什么,可能科学就把你超过去了,根本没有你能做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应当适当转转行。当然学生物的明天说要研究历史,这是大转变,比较少。不过在生物方面,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绝对是好事。而且我主张,因为你跳到新的问题上,比钻在牛角尖里做第三代的什么问题容易得多。你转向新问题,常常先到那里,(把)树上的果子都采下来了,后来的人要爬得很高才能采下来。我主张你要常常换(研究方向),每六七年换换做的东西比较好。</p>
<p>网友:选择一个好问题是成为好科学家的必需,但什么是好问题?您怎么选择问题?</p>
<p>何毓琦:很多人对中国出去念书的学生(印象是),本科训练是非常好的,回答问题非常好,但是对问问题的训练不够,不是不会问问题。我觉得做博士导师,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怎么去问问题。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做博士导师,要做到这点肯定要花三四年时间,(需要)真的跟学生每一个周末、每一周有交流,才能慢慢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怎样问问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出来的,做科学家最要紧的是学会怎么去问问题。</p>
<p>贾庆山:我补充一点,我当学生的时候,何老师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讲过,你们当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呢?就是一定要教会我一样东西,不是说什么都是老师教给你。作为学生,你得教给老师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很重要。</p>
<p>何毓琦:我不是开玩笑,这是我要求的。</p>
<p>科研经历</p>
<p>我决定学机械工程。这是因为有一次,大概是我13岁的时候吧,我修好了一只相当精密复杂的欧式装饰钟,这只钟有只小鸟会来回跑,还会唱歌,坏了以后就扔在我家的阁楼上。我一无参考手册,二无任何经验可言,完全靠自己摸索,弄清楚了这只钟的机械结构,而且居然把它修好了,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于是机械工程就成了我命中注定的专业啦。我申请大学的时候,把机械工程列为了我的志愿专业,可是麻省理工的招生部不知道怎么弄错了,把我当成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了。其实那时候,麻省理工所有新生第一年的课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第二年才分专业,也就是说学生们到了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才决定他们的专业。不过既然我是被当做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的,电子工程系就经常邀请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新生座谈和其他活动。我那时候年仅16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美国,根本没人管我,或者帮我出谋划策。因为懒惰和无知,电子工程看上去和别的什么专业一样,都挺不错的,于是我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电子工程领域。</p>
<p>——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p>
<p>我是在1959年至1960年开始在哈佛学习的,目标是做一篇有关控制和系统理论的博士论文。</p>
<p>我很快发现哈佛在控制领域做得并不出色,这个领域的一位年轻教授因为没有拿到终身职位,正准备离开哈佛,而另外一位是讲师,刚刚毕业不久,跟哈佛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教授一门反馈控制课程。所以基本上没人能指导我。绝望中,我开始拼命读当时发表的控制领域文献,碰巧看到一篇R. E. Kalman和J. Bertram合写的文章,是关于无差拍控制的问题。</p>
<p>我就把我的想法及其应用一起写下来,作为对Kalman论文的发展投稿了。与此同时,我写信给Kalman,请他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当时Kalman还不是很有名,(他那著名的Kalman滤波的论文一年以后才发表)。他很高兴有人,而且是个研究生,仔细研究了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寄给我一些正在撰写的论文的预印本,而且还把我对他工作的推进推荐给1960年召开的第一届美国自动控制大会(AAC),让我去作报告,发表论文。</p>
<p>Kalman还邀请我和他合写了一篇文章,将动态系统中的线性无关性的想法大大拓展,提升为“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现在这已经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了。这篇文章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此外,我的一个同学Stuart Dreyfus当时正在帮R. Bellman编程,我从他那里得到了Bellman撰写的Adaptive Control: A Guided Tour一书的预印本,因此能够在其他人之前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件事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帮助我完成博士论文,而且可以说我的事业由此起步。 ——我是如何获得我的终身职业的</p>
<p>写博客的初衷</p>
<p>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国一次,亲眼看见中国这些年的大进步。我想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同一些西方中国专家不同,可能更深刻一些。同时我又亲身活过了这所谓的“美国的半世纪”(1950~2000),可以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另外,我容易讲一些你们不便讲的话,外来和尚的经容易听一点。最后,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经验写下来可能对年轻学者有些帮助,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这是我写博客的几个志愿。</p>
<p>——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p>
<p>给年轻人的科研建议</p>
<p>绝对不要低估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写作和演讲的重要性,除非你真的认为你是十亿个人里最聪明的那一个!</p>
<p>——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p>
<p>要记住,学术界的唯一硬通货是声誉,如果你渴望成功,请你一定要学会在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建立你的声誉,并且奋力维护你的声誉。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p>
<p>三年前(指2005年——编者注)在我给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作报告时的问答环节,一个学生问我,“如果您只有一次机会,您会给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最重要的指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娶一个好女孩”,这也许并不是那个学生所期望的答案。三年来,我反复咀嚼这句话,愈加笃定这个信念。</p>
<p>一、没有一个人能像你妻子那样更透彻地了解你的为人、长处和短处。</p>
<p>二、当你在事业上越爬越高,你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是”,越来越少的“否”,而你的妻子是唯一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动机,能够给你诚恳、坦率有时是逆耳忠言的人。</p>
<p>……</p>
<p>九、(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有一个到现在还可以引用的笑话。有一次克林顿夫妇在其当选总统后访问他们从前住的阿肯色州,他们驱车经过希拉里前男友在工作的加油站。比尔·克林顿对希拉里说,“我想知道如果你嫁给你的前男友会怎样?”希拉里回答,“那么他将成为总统,而你会去给汽车加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终身伴侣的重要性。</p>
<p>在49年前(此文写于2008年——编者注)的1959年的情人节我的妻子接受了我的求婚。当我们期待明年金婚纪念日时,我以Robert Browning的诗结束此文,“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与你慢慢变老”(原文Grow old along with me, the best is yet to be ,同我一起变老,与我同享更好的未来时光——译者注)。我想这就是比“白首偕老”还有意思吧。——情人节给我的老伴之赞扬</p>
<p>(博客原文为英文,翻译何姣、梅进、任霄鹏、刘超等)</p>
<p>原文地址:[学术界流行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样,为了待在原位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许多人都想拉你下来,因为他们都想要超过你”。</p>
<p>——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p>
<p>董怡辰/制图</p>
<p>编者的话</p>
<p>“从一开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个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了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p>
<p>在2010年6月25日发表于科学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中,时年76岁的何毓琦这样总结道。</p>
<p>何毓琦,祖籍浙江诸暨,1934年3月1日生于上海。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p>
<p>1949年,15岁的何毓琦前往香港并在那里完成高中教育。1950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录取,并在1953年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55年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5年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p>
<p>何毓琦长期致力于中国内地的科研发展,培养了多名中国学生,2001年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座教授。2007年4月25日他在科学网的博客开通,受到网友热烈欢迎。</p>
<p>9月9日,何毓琦教授做客科学网,与广大网友就“科研与生存之间应该如何把握和取舍”、“年轻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诱惑、生活的压力,年轻人如何专心科研”等问题交流了经验和体会。</p>
<p>本报选编部分访谈内容,以飨读者。</p>
<p>主持人:何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本人有几十年的科研教学经历,对科学网很多年轻的网友会有很多借鉴意义。今天到场的还有贾庆山老师,他来自清华大学,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网中心副教授。我们今天还请到三位资深科学网博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年级博士生金小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雷宇。他们正在准备踏上科研(之路),以科研作为终身职业。</p>
<p>自己做自己的导师</p>
<p>罗会仟: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在国内一般(是)约定俗成地找一棵大树,靠在他下面,这虽然会带来很多经费上和项目上的方便,但另外一方面也约束了一些人的成长,(可能)对激发自己的斗志有影响,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p>
<p>何毓琦:我当时自己做博士的时候,没有导师,全靠自己。我的博客上还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个湖南大学的博士生,也是没有人指导,他自己研究做了一套东西,就跟我通信,我发现他在他那行业做得非常清楚,就请他写了一篇自己怎么做导师的文章,他写得很好,所以我主张这篇(文章)值得看一看。</p>
<p>假如有了博士学位,假如是导师真的很花时间训练你,你获得博士以后不一定要靠大树。你绝对可以自己学习,当然有的时候会走一点弯路,碰两个钉子,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假如没有好的导师帮你忙的话——有当然很好,没有可以自己闯出来。</p>
<p>如何选择科研方向</p>
<p>《科学时报》:有人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年轻人一般都是跟着前辈做,虽然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功底,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难。何老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p>
<p>何毓琦:我推荐大家去读湖南大学的那个学生写的那篇《我如何自己做自己的导师》的博文,我发现他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楚。问题有的是,你永远可以找到值得做的东西。我是不担心年轻人的,他们可能信心不够,我现在告诉他,绝对要放心去做,没问题。当然有人帮你忙更好,你少走一点弯路,省点事,这当然是绝对有好处的。</p>
<p>网友:科研的新手在刚开始面对一个研究方向时,究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在实战中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先学习好相应方向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适用新的交叉方向。对于这些情况,您有什么建议?</p>
<p>何毓琦: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以为必须要学会(基本知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学完,很多事情要下决心,只要离你本行不太远,你花六个月工夫,马上可以作贡献。我的主张是不要太担心。问题是你要跳进去,人家说学游泳最好是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p>
<p>《科学时报》:贾老师,作为何先生的博士生,您感觉何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给您的感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是什么?</p>
<p>贾庆山:我觉得最深的是指导我如何做研究,而且指导我如何做人。</p>
<p>我可以补充一点,就是选题方向,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我印象很深刻。在刚刚开始接触研究的时候,何老师就指导我们说,选题目有三个问题你要先问一问自己,因为我们是工程学科,是做应用基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一些实际的工程人员真正关心你要研究的这个问题;第二,你是不是不完全了解这个问题,你如果已经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知道怎么做,甚至预计做的结果是什么,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事情;第三,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如果这三个问题当中有两个回答是肯定的,这个问题就值得你去做,这是何老师在我还刚开始接触研究时就跟我讲过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做研究,到后来毕业之后自己做老师,我觉得这让我受益非常大,因为他虽然没有告诉我一定要做哪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他告诉我如何去寻找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p>
<p>做一个比喻,就像做菜有不同的口味一样,做研究也有不同的品位,我们清华有一句话,叫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何老师最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把题目定好让我们往下做,而是不断地用苏格拉底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提一个我们想做的问题,他会用引导的方式帮助我们判断这个研究问题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往下去做。通过这样不断反馈式的交流,不断提炼我们自己做研究的品位。回到您的第二个问题上,最特殊的地方我觉得是锻炼我们做研究的品位,这个难以量化,只能通过朝夕相处、不断互动的方式才能学习到。</p>
<p>兴趣与现实的冲突如何解决</p>
<p>《科学时报》:您怎么看待科研的目的,有的人认为,作为科学家应该研究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钱就要给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您怎么看待这种争论?</p>
<p>何毓琦:(这要)看你的职位是什么,假如在公司里做事情,当然公司需要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你的责任,你必须要替它解决。(如果)要解决的事情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与个人兴趣)没有冲突。假如你要做的事情,一大半都是你不喜欢的,为了生存,当然很痛苦,所以你(可能)要另外找职位。</p>
<p>我常常跟学生讲,假如找到一个职业,50%的(工作内容)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但)每个机会都有不开心的,但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世界上很少(有)每一秒钟都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情况),像我这样退休了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比较可以这样。一般你真的要有职位的话,50%是你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就很好了,有的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p>
<p>主持人:可能您还是属于比较传统、比较老派的科学家,您赞同不赞同科学界的一种趋势:把科学家作为职业,他不一定有很强的理想主义在里面,或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他可能是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或者是专业性的,怎么看待科学家越来越职业化的这样一种趋势?</p>
<p>何毓琦:我刚才讲了,有许多人念博士,绝对不是要做科研,(而是觉得)博士给我更好的机会。我觉得(这)没什么错,你说博士给我很好的训练,我可以赚大钱,不过一个人总是要找你喜欢做的事情。你要做的全是你不喜欢的事情的话,那的确很痛苦。在美国可以另外找一个职业,这里可能就是你没有办法,换职位都不可能,那是我很同情的事情。</p>
<p>金小伟:现在有很多考核制度,我不知道美国是怎么样的,在中国有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年底考核等,(这)给大家造成一种速成的心理,比如有一点数据就要写文章。但是要发高质量的文章对学术才有意义,我不知道如何权衡文章的质量和数量的问题?</p>
<p>何毓琦:我希望这是个过渡时期,在科学上用量(衡量)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了解现在的中国为什么注重量,像(用)SCI(衡量)在国外是很少的,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就是同行评议。但是我也了解,中国为什么现在需要用这个量,用量(衡量)有许多用不着争论,像奥运会一样,你跳高一点拿金牌,低一点拿银牌,没话讲。我觉得你们年轻人不要太注重量,当然现在可能注重一下,但迟早中国会同国外一样,慢慢重(视)质(量)。</p>
<p>转向新问题 学会问问题</p>
<p>主持人:雷宇好像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年轻学者碰到的问题,关于专业转换的问题,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转到另一个专业,博士的时候又转了一个方向。从年轻学者事业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p>
<p>何毓琦:我的个人经验,觉得老待在一行里面,不管做什么,可能科学就把你超过去了,根本没有你能做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应当适当转转行。当然学生物的明天说要研究历史,这是大转变,比较少。不过在生物方面,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绝对是好事。而且我主张,因为你跳到新的问题上,比钻在牛角尖里做第三代的什么问题容易得多。你转向新问题,常常先到那里,(把)树上的果子都采下来了,后来的人要爬得很高才能采下来。我主张你要常常换(研究方向),每六七年换换做的东西比较好。</p>
<p>网友:选择一个好问题是成为好科学家的必需,但什么是好问题?您怎么选择问题?</p>
<p>何毓琦:很多人对中国出去念书的学生(印象是),本科训练是非常好的,回答问题非常好,但是对问问题的训练不够,不是不会问问题。我觉得做博士导师,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怎么去问问题。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做博士导师,要做到这点肯定要花三四年时间,(需要)真的跟学生每一个周末、每一周有交流,才能慢慢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怎样问问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出来的,做科学家最要紧的是学会怎么去问问题。</p>
<p>贾庆山:我补充一点,我当学生的时候,何老师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讲过,你们当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呢?就是一定要教会我一样东西,不是说什么都是老师教给你。作为学生,你得教给老师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很重要。</p>
<p>何毓琦:我不是开玩笑,这是我要求的。</p>
<p>科研经历</p>
<p>我决定学机械工程。这是因为有一次,大概是我13岁的时候吧,我修好了一只相当精密复杂的欧式装饰钟,这只钟有只小鸟会来回跑,还会唱歌,坏了以后就扔在我家的阁楼上。我一无参考手册,二无任何经验可言,完全靠自己摸索,弄清楚了这只钟的机械结构,而且居然把它修好了,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于是机械工程就成了我命中注定的专业啦。我申请大学的时候,把机械工程列为了我的志愿专业,可是麻省理工的招生部不知道怎么弄错了,把我当成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了。其实那时候,麻省理工所有新生第一年的课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第二年才分专业,也就是说学生们到了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才决定他们的专业。不过既然我是被当做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的,电子工程系就经常邀请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新生座谈和其他活动。我那时候年仅16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美国,根本没人管我,或者帮我出谋划策。因为懒惰和无知,电子工程看上去和别的什么专业一样,都挺不错的,于是我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电子工程领域。</p>
<p>——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p>
<p>我是在1959年至1960年开始在哈佛学习的,目标是做一篇有关控制和系统理论的博士论文。</p>
<p>我很快发现哈佛在控制领域做得并不出色,这个领域的一位年轻教授因为没有拿到终身职位,正准备离开哈佛,而另外一位是讲师,刚刚毕业不久,跟哈佛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教授一门反馈控制课程。所以基本上没人能指导我。绝望中,我开始拼命读当时发表的控制领域文献,碰巧看到一篇R. E. Kalman和J. Bertram合写的文章,是关于无差拍控制的问题。</p>
<p>我就把我的想法及其应用一起写下来,作为对Kalman论文的发展投稿了。与此同时,我写信给Kalman,请他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当时Kalman还不是很有名,(他那著名的Kalman滤波的论文一年以后才发表)。他很高兴有人,而且是个研究生,仔细研究了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寄给我一些正在撰写的论文的预印本,而且还把我对他工作的推进推荐给1960年召开的第一届美国自动控制大会(AAC),让我去作报告,发表论文。</p>
<p>Kalman还邀请我和他合写了一篇文章,将动态系统中的线性无关性的想法大大拓展,提升为“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现在这已经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了。这篇文章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此外,我的一个同学Stuart Dreyfus当时正在帮R. Bellman编程,我从他那里得到了Bellman撰写的Adaptive Control: A Guided Tour一书的预印本,因此能够在其他人之前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件事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帮助我完成博士论文,而且可以说我的事业由此起步。 ——我是如何获得我的终身职业的</p>
<p>写博客的初衷</p>
<p>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国一次,亲眼看见中国这些年的大进步。我想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同一些西方中国专家不同,可能更深刻一些。同时我又亲身活过了这所谓的“美国的半世纪”(1950~2000),可以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另外,我容易讲一些你们不便讲的话,外来和尚的经容易听一点。最后,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经验写下来可能对年轻学者有些帮助,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这是我写博客的几个志愿。</p>
<p>——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p>
<p>给年轻人的科研建议</p>
<p>绝对不要低估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写作和演讲的重要性,除非你真的认为你是十亿个人里最聪明的那一个!</p>
<p>——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p>
<p>要记住,学术界的唯一硬通货是声誉,如果你渴望成功,请你一定要学会在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建立你的声誉,并且奋力维护你的声誉。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p>
<p>三年前(指2005年——编者注)在我给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作报告时的问答环节,一个学生问我,“如果您只有一次机会,您会给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最重要的指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娶一个好女孩”,这也许并不是那个学生所期望的答案。三年来,我反复咀嚼这句话,愈加笃定这个信念。</p>
<p>一、没有一个人能像你妻子那样更透彻地了解你的为人、长处和短处。</p>
<p>二、当你在事业上越爬越高,你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是”,越来越少的“否”,而你的妻子是唯一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动机,能够给你诚恳、坦率有时是逆耳忠言的人。</p>
<p>……</p>
<p>九、(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有一个到现在还可以引用的笑话。有一次克林顿夫妇在其当选总统后访问他们从前住的阿肯色州,他们驱车经过希拉里前男友在工作的加油站。比尔·克林顿对希拉里说,“我想知道如果你嫁给你的前男友会怎样?”希拉里回答,“那么他将成为总统,而你会去给汽车加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终身伴侣的重要性。</p>
<p>在49年前(此文写于2008年——编者注)的1959年的情人节我的妻子接受了我的求婚。当我们期待明年金婚纪念日时,我以Robert Browning的诗结束此文,“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与你慢慢变老”(原文Grow old along with me, the best is yet to be ,同我一起变老,与我同享更好的未来时光——译者注)。我想这就是比“白首偕老”还有意思吧。——情人节给我的老伴之赞扬</p>
<p>原文地址:<a href="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59.shtm">博客原文为英文,翻译何姣、梅进、任霄鹏、刘超等</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关于论文的发表]]></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1/09/guan-yu-lun-wen-de-fa-biao/"/>
<updated>2016-11-09T19:55:43+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1/09/guan-yu-lun-wen-de-fa-biao</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你在遵循了所有关于论文撰写的建议并将文章投给选择的期刊后,就应该做下面这些事情了:</p>
<p>1,如果该期刊和它的编辑在业内有了一定名气而且比较负责任的话,你将会在两周内收到一封确认函。否则,你应该咨询一下,因为有时确实会发生稿件丢失的情况。</p>
<p>2,确认稿件收到后,你应该耐心地等待评审决定。我个人建议,如果四个月内还没有收到消息的话,你应该给编辑写信,礼貌地询问评审的进展。因为有时有的编辑和评审人确实不负责任。一旦他们答应处理你的论文,他们就应该给予你及时的答复。不过,你一定要有礼貌,表现出应有的专业精神,要记住,论文评审是一种志愿行为。作为作者,一味苛求别人对你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more--></p>
<p>3,终于,编辑的回复来了。如果编辑接受了你的文章,不需要修改或仅仅要求很小的改动,那么,恭喜了!</p>
<p>4,更为可能的情况是——文章不会被原样照收,编辑会让你大改特改,然后重新接受评审;或者情况更糟——文章被拒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你都需要作出决定。现在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下一步该怎么做。</p>
<p>5,如果文章直接被拒了,那么你需要考虑这一判决是否正当。大多数时候,期刊拒绝文章都有很充足的理由,包括对你的文章的价值的判断。这个时候作者应该接受这一结果,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极少的情况下,如果你认为结果确实不公平,想要提出抗议,那么你的证据务必非常充足,理由非常充分。此外,很多时候如果你权衡一下抗议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你会发现其实惹这些麻烦并不划算。我们几乎每个人一生可能只会做出那么一两个真正重要的发现。没人说世界绝对公平,大多数时候并不值得为这种“小事”生气。</p>
<p>6,大多数评审人都是公平的而且会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当你修改文章时应该仔细地考虑这些意见。尽量不要因为某个评审人讽刺挖苦你就生气懊恼,轮到他们自己投稿时,便是他们“还债”的时候了。因此,回应这些评论时别冷嘲热讽,小里小气的。恼怒只会伤害你自己的事业,有句话说得好:“别生气,想办法让论文被接收才叫打了个平手。”</p>
<p>7,当你写回信的时候,附上修改稿和/或者对评审意见的逐条回复,要记住,现在距离他/她上次审阅你的文章和写下评论可能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所以,要尽量使他觉得简单轻松。首先,给评审人每人写一封通用的封面信,感谢他们的工作和评论。接下来向他/她保证你已经考虑了每一条意见,并罗列出你的补充工作,逐条答复评审意见。最后逐条复制他们的评论并同时并排给出你的答复,要记住,这个时候大多数评审人可能已经忘记了他们以前是怎么评价你的文章的了。你需要把事情弄得简单些,给他们一些提醒。此外,这样做表示你认真考虑了他们的评论,你的努力和诚恳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p>
<p>8,如果你很好地做到了上述的第6条和第7条,那么并不是评审人的所有意见你都必须赞同。不过如果你真的不能同意他们的意见的话,一定要显得专业,不带一点怨气。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很好的理由解释清楚为什么你不能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公平的评审人和编辑会尊重你的。</p>
<p>9,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你的任务是赢得评审人而不是跟“挑战”评审人。评审人和作者之间的战斗根本就不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所以你很少能够赢得与编辑或评审人的“战争”。</p>
<p>10,最后,我完全明白,在目前的中国,论文发表数量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加上惩罚措施相对缺失,触发了各种各样的异常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如果中国打算取得她应有的国际地位,早晚有一天必须遵守国际学术惯例和学术传统。对量的强调很快就会过去,如果你屈服于眼前的这些短期利益的刺激的话,将来会后悔不迭的。(科学网 梅进译 何姣校)</p>
<p>原文:<a href="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32934">How to get a paper published - 关于论文发表(原文及译文)</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一文读懂国自然申请流程]]></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1/02/%5B%3F%5D-wen-du-dong-guo-zi-ran-shen-qing-liu-cheng/"/>
<updated>2016-11-02T08:44:19+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1/02/[?]-wen-du-dong-guo-zi-ran-shen-qing-liu-cheng</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标书的撰写大概在12月底到2月底,申请书递交到基金委大概在3月中旬,基金委开展形式审查大约在4月下旬前,通讯评审大概5月份,项目主任进行分析和归类评审意见表在6月份,然后7月份组织会议评审,8月底到9月初,发正式资助通知。</p>
<p>形式审查:基金委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初步审核,被枪毙的主要原因包括申请人不具备申请条件、项目不在资助范围内、项目成员超项、标书撰写不合格、经费分配不合理等。(温馨提示:项目组成员高级职称的太多,容易超项,根据2016年指南: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p>
<!--more-->
<p>通讯评审:形式审查通过的送通讯评审,基金委的网络评审是分成领域进行评审的,同一领域的基金申请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送给相同的一批专家进行审稿。在最后会议评审阶段,也是在同领域内部竞争,不同领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这对于非常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非常激烈,对于某些不大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最后可能会出现,有些申请人条件并不是太强,但是由于同领域内具有相对好的竞争力而得到资助,有些尽管条件很好,但是可能强中更有强中手,最终得不到资助。国青送审3个专家,面上送审5个 专家。</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jijin-1.jpg" alt="" /></p>
<p>通讯评审评审表</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jijin-2.jpg" alt="" /></p>
<p>评审后计算分数,计算公式如下:</p>
<p><img src="http://secdr.github.io/upload/jijin-3.jpg" alt="" /></p>
<p>评分后进行排名:排名前12%的为A类项目,12%到35%的为B类项目,其他为C类项目。(温馨提示:原则上,A类项目为必须资助,除非有特殊情况。B类项目大约有一半多点项目可以资助,C类项目不参与会评,自动不予资助。)</p>
<p>会议评审:会评的重点就是决定哪些A类项目有没有异常,哪些B类项目应该得到资助。是否上会完全取决于网评的好坏,C类项目不予上会。专家评审组对上会项目逐项审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1/2以上赞成票的项目予以通过。(温馨提示,能走到上会的约30%)</p>
<p>原文地址:<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U1NjUyNw==&mid=2652325876&idx=1&sn=50b350b0073b6cec7cd4ac7cab0fb8e8&chksm=84a31bf4b3d492e2ce5b786052802eedef891bffd066884c9e6068047448790c1652d6d9c5c1&scene=0#rd">一文读懂国自然申请流程</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如何做一流的研究]]></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0/19/ru-he-zuo-liu-de-yan-jiu/"/>
<updated>2016-10-19T21:33:29+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0/19/ru-he-zuo-liu-de-yan-jiu</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朱文武博士是计算机多媒体与通信领域的专家,他基于近二十年的科研经历,与大家系统地分享了个人的治学经验。在他眼中,做研究就像爬山,成功登顶一流的研究,是方向与毅力的结晶。</p>
<p>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算起,我已经在计算机多媒体与通信领域做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工兵”了。做研究是我一直乐此不疲的事业,它源自于从小就树立起的当科学家的梦想。最近十几年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前后指导了很多学生做研究,看到他们在学术上的成长和科研上的进步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对于一名学生如何起步做一流的研究,也是我非常乐意与朋友们探讨和分享的话题。</p>
<!--more-->
<p>在谈怎样做一流的研究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怎样认知自己和怎样在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一点不仅仅对研究实用,对一个人的职业成长也有用)。我觉得在确立研究事业或者任务之前,每一个人都最好去审视一下自己,达到一个对自己能力和兴趣的最好认知,在西方国家把这一过程称之为Identify your strength。通过分析自身的强势在哪里,对哪些方面更有兴趣,能力在哪方面,然后确定比较喜欢的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研究课题。我觉得做研究要积极与自己的优势相结合,并努力挖掘自己认知方面的潜能,这样才能在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p>
<p>做研究就好比爬山。首先,你必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就象爬山运动员首先必须热爱爬山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比如,我自己非常喜欢视频通讯,虽然我在纽约理工大学读博士期间导师分给我的论文题目是用激光成像探测肿瘤(因为这个题目有奖学金),可我对视频通讯有浓厚的兴趣,就一直利用其它时间从事视频通信的研究,这样相当于3年里我做了2个博士论文。另外,扎实地学好一些基础学科和掌握英语等语言技巧也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必备条件。立志做研究的人,最好在数学、英文、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而言,学好数学和英文对我的确是非常受益的。比如,我在伊里诺斯理工学院读硕士时,我的导师 (Nicklos Galatasnos和Aggelos Katasaggelos教授)是希腊人,希望能用数学来证明我们提出的图像复原理论。于是我花了几个月推公式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后来在世界上顶尖级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这个理论。</p>
<p>在开始做一个研究之前,选好一个题目和方向至关重要,就像爬山运动员确定爬山的方向及目标。一个好的题目和方向怎么选,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当然,在大方向的把握上,导师的宏观指点会对你最初研究思路的展开起到拨开云雾的作用。要珍惜每一次与资深专家交流的机会,多听听领域内最前沿的技术讲座,这样才能有机会了解到领域内最好方向的研究题目。比如,1997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输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方向及研究题目。当时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输都是block-based, MPEG4是scene-based,于是我认为MPEG4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可能会具有突破性。当时我就找了张亚勤谈了我的想法,亚勤对这个想法给予了非常的肯定并进一步进行了方向的指导。我和亚勤的研究成果在2000年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on Video Technology (电路与系统视频技术学报) 发表,后来这篇文章获2001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on Video Technology最佳论文奖。再举一个例子,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成功,亚勤、我和张黔认为视频在移动互联网是当时发展的趋势,因为无线信道特性和功耗具有极大的挑战,于是我们选无线互联网视频通讯为主要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展开MPEG4在无线互联网上的研究工作,结果这篇论文发表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s on Communications(多媒体通信专辑)并获2004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多媒体通信专业委员会)最佳论文奖。</p>
<p>在大方向明确了之后,在选题时你还要学会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去做研究。这一点及其重要。在这个领域这个课题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已经有哪些方法出现了,还有没有可以突破的地方,哪里有。因此,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要做一个详细的论文研究综述出来,才能知道这个领域内最前沿的技术是什么,大家讨论最多的热门课题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一般会指导学生花1-2个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做一遍综述。否则,盲目的开始就会导致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其实与别人的很相似或别人已经做出过一些成绩了,以致造成了很多无用的重复劳动。</p>
<p>等到把综述都缕清楚之后,就要对综述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归类。通过对综述的分析,弄清楚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前人的研究方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当你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及别人的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你的课题到底会有哪些区别于前人的独特贡献,方法上又有怎样的不同。你的独特贡献到底是什么。基本上,思考到这个程度的话,你就能选出一个比较好的题目。因此,确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有创新的题目非常重要,是一个很需要时间投入的过程,我往往会鼓励学生花2-3个月时间把题目想清楚,而不要急着进去。</p>
<p>选好研究方向和题目后,下面就是怎样解决问题。做研究一般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从深度上去纵向延伸,沿着一个方向突进,把这个问题解得越来越好。这种思维一般是循序渐进式的,比如先找方法A, 能提高多少,然后又找方法B, 又能提高什么,然后再发展到方法C,不断优化下去。大部分研究者会习惯于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这种方法让我们每一次在改进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另一种思维就是从广度上去拓展。在这个学科和领域里面,借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方法加以解决,这种大胆的创新往往能找到很大的突破。用其他领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这个是需要很广阔的知识面的。我知道的很多杰出的研究都是在这种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完成的。这种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很有用。我自己无论是在求学时,还是在工作中,都很愿意跟不同学科的人交谈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我当年在研究院工作的时候就跨越了2个方向,进行了1次的转型:当初我在研究院最先是在亚勤的指导下从事多媒体通信研究工作,后来亚勤让我在研究院重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组——无线与网络组。上面所提到的这2种解决问题方法都非常重要,都会把你带向成功。</p>
<p>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后,剩下拼的就是功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像定好爬山的目标和路线,剩下就是不屈不挠的攀登。当年在研究院时,Harry经常用打井挖水的道路鼓励我们的研究员做研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没看到水就轻易地放弃,然后再换个地方继续挖,又没见到水,再换地方挖,这样子永远也见不到水。而是要沿着一个地方往深里凿,坚信方向不要轻易放弃,直到挖到水为止。</p>
<p>总结来说,做研究就像爬山,首先要定好方向和目标,选好题目,然后就持之以恒去努力和攀登,这样就会成功。正像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p>
<p>————————————————————————————————————————————————</p>
<p>本文选自《微软的梦工场》,本书出版于2008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汇集了众多研究员、管理者的成长足迹、科研征程,展现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奋斗励志、文化碰撞等方面诸多鲜活的事例。</p>
<p>作者简介:</p>
<p>朱文武,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计算组高级研究员。1999年至2004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分别担任网络多媒体组项目负责人及无线网络组主任研究员。2004年至2008年任英特尔中国通信技术实验室总监兼首席科学家。2008年至2009年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首席架构师。朱博士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他在多媒体通信与网络及互联网/无线通信与网络等研究领域发表国际论文200余篇,拥有国际技术专利50余个。</p>
<p>原文地址:<a href="http://www.msra.cn/zh-cn/connections/talents/tomorrowstars/mentors/12bd6eeb-8001-4360-8db5-d62f05ec0c7e.aspx">http://www.msra.cn/zh-cn/connections/talents/tomorrowstars/mentors/12bd6eeb-8001-4360-8db5-d62f05ec0c7e.aspx</a></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10/10/xue-zhu-jie-xian-zhuang-ji-hai-gui-gao-xiao-qian-jing-fen-xi/"/>
<updated>2016-10-10T15:04:39+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10/10/xue-zhu-jie-xian-zhuang-ji-hai-gui-gao-xiao-qian-jing-fen-xi</id>
<content type="html"><![CDATA[<h3>前言</h3>
<p>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海归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势做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气交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p>
<!--more-->
<h3>西方学术界的危机</h3>
<p>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的学术传统、高贵的学术血统、大量的一流学者、强大的软实力。同时,他们控制着学科导向、出版发表、以及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然而近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同时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学术界也面临很大的困境。</p>
<p>(a) 经费短缺。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经费缺口逐渐凸显,外部基金会以及工业界的经费大量削减,大多数课题组依靠NSF及NIH勉强维系。国会拨款的增加杯水车薪,依然无法弥补其它经费的缺口。教授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经费申请上,然而实际资助率非常低(5-8%)。例如NSF通过将一个项目拆分为两个小项目从而提高表面资助率,只是为了粉饰下帝国的脸面而已。反观欧洲和澳洲,科研经费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更甚,政府拨款也只能勉强维持学术圈运作而已。经费短缺的本质是西方工业经济的衰落,而政府对基础研究并不真的感兴趣。</p>
<p>(b) 竞争恶化。西方学术界的竞争恶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职减少、二是经费申请困难。美国的教职岗位有回暖趋势,然而前面几年积累了大量的博士毕业生,想申请教职仍然十分困难,而找到100名以外的学校基本与学术研究无缘了。欧洲澳洲的教职岗位短缺已经是多年的问题,大量的博士后游走在学术圈底端,利用5年以上的时间找教职,不乏40多岁找到讲师职位的。科研经费申请已经十分困难,大部分年轻教授每年提交10余个本子,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p>
<p>© 生源下降。对大部分理工科(CS例外)来讲,生源下降是个全球性问题。理工科专业枯燥无味、待遇较低,往往需要苦熬多年。发达国家读理工科的学生已经很少,20年来主要靠亚洲往欧美输送生源,成为支撑欧美理工科的主力。然而,目前的90后一代已经开始逃离理工科,这方面的后备力量将会越来越少。时常听说许多欧美理工科教授几年都难招到一个对口的学生。同时,欧美大学为缓解经费压力,大量招收中国的本科和硕士生,一个班级经常大半中国人。他们大多以尽快找工作移民为目标,并没有多少人对科研感兴趣。</p>
<p>(d) 泛世俗化。欧美学术界拥有大量的懒散教员,他们早年活跃于学术界,在拿到终身教职后往往不再奋斗,十几年不出一篇论文也是常事。而且,近年来已很少能看到知识渊博、功底深厚、热爱学术的学者。大多数教授更像生意人,每天讨论的都是经费、论文、如何成名、如何管理下属等等。科研项目的导向也越来越走向应用,急功近利,妄想3-5年把一个猜想转换成市场的价值。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很难得到资助,一些偏理论的方向甚至到了快要关张、后继无人的地步。</p>
<p>(e) 人性缺失。整体来讲,西方学术界还是比较有规则的。然而,面临当前的经费压力以及学术研究本身的难度,西方大学也日趋成为丛林社会。一些教授不再是传道授业、指导学生的老师,而成为压榨下属、倾轧同行、窃取成果的老板。这些人往往学术水平未达到一定高度,对学术的热爱远远比不上对自己岗位或名利的热爱。这类教授中以亚裔学者最甚,当然也不乏欧美教授,他们视下属为家奴,视同行为劲敌,争取一切手段骗取经费,廉价雇佣博士博后拼命灌水,极力打压潜在对手。许多雇员与导师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而这种缺乏人性的手段已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生存法则,不可不令人唏嘘。</p>
<h3>中国学术界的问题</h3>
<p>中国学术界在经历文革摧毁以后,基本上是从80年代初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天翻地覆、发展飞速,令西方刮目相看。这里主要从理工科的角度来讲学术界的现状和种种问题。</p>
<p>(a) 行政主导。这也许是中国学术界一切问题的根源,行政权力控制了所有的资源、人事、甚至研究任务,而来自下层的学术权力在大学里基本没有地位。这是和西方大学正好相反的权力架构。知识分子是最难管的一群人,也是将来最有可能颠覆政权的群体,在这一点上高层从未放松枷锁。每个单位一把手往往是和本学科无关的书记,拥有事物最高决定权。整个大学一大半行政人员,一个个把大学当成他们自己开的店,而教授反而像打工的。反观西方,教授是大学的核心,行政人员都是外聘的雇员。简言之,西方大学核心是学术,中国大学核心是行政。</p>
<p>(b) 山头尽占。1980年代中国学术界一片真空,只要有一点海外访学经历,引进一个独立方向,就可以在江湖上立一个山头。然而经历过新世纪以来的国际化,各大学各学科逐步完善,以至于现在门派林立、山头尽占。以院士或长江为首的各大超级团队,动辄百人,已经从上至下控制了某个小领域的话语权和所有资源,并极力打压竞争者。他们亦官亦学,制定并操纵游戏规则;他们打通部委关系,打造了自己的学术帝国;他们为虎作伥,是控制学术界的打手和阻碍学术研究的最大障碍。</p>
<p>© 规则缺失。如果说西方学界是有规则无机会,那么中国就是有机会无规则。自上而下的行政指示五花八门、自相矛盾、朝令夕改。每个大学自己出的政策也可以一年一变,与员工签订的合同可以随时更改。学术界不管从经费审批、项目评审、同行评议等都无章可循,远没有西方做的公正客观。大佬们为了利益可以践踏一切规则,所谓学术只是他们为了捞利益而虚造的幌子。这是个比烂的机制,你不跟大家一块烂掉,很快就被淘汰,饭碗都难保。规则缺失的本质是国家的法制不完备、人民的价值观崩溃。</p>
<p>(d) 贫富不均。中国大学里身家千万的教授很多,年入几万的也不少。有人能力强的,管理学术通吃,外面开着公司。有清贫教书的,为课时费拼命上课倒在讲台。然而贫富不均并不单单体现在收入上。从科研经费分配上来说,国家的大项目基本被山头分完,由他们再承包给手下做,而普通教授只能争面上项目。此外,研究生的分配也是紧俏资源。在学生越来越少,好学生出国的形势下,各路人马抢夺生源。以致于马太效应凸显,大牛手里50个硕博生,自己都难以认全,而大部分教授几年难招一个,副高以下基本光杆司令。中国不缺科研经费,也不缺学生,只是资源过于向行政权力持有者集中。</p>
<p>(e) 学术失范。简言之,什么都是虚的。很多院士是靠学术造假包装、掠夺他人成果起家。所谓的国家三大奖,干货很少,运作包装成份太大。只要你胆大,运作出一个进步奖来,就拿到无数的资源。如今各种人才称号竞争已经白热化,推一个院士需要一个学院的力量,推一个长江需要一个大团队的人马。一个大团队几十个老师,所有的成果、产出、获奖都归那个要推的人。只要他有行政权力,就能控制一帮年轻人为他卖命。同行评议近乎笑话,一是互相打招呼,二是外行评价内行。所以别看那些重大突破、世界领先,都是自娱自乐,拿不出台面的玩意。如果你申请什么人才计划、科研项目被莫名拒了,并不意味着你水平不行。</p>
<h3>中国学术界的展望</h3>
<p>中国学术界目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造成种种乱象,使得大学不是学术的殿堂,而成为统治者的玩物,和弄权者的舞台。在这个混乱的地方,有蛟龙般翻云覆雨者,也有绝望后坠楼自杀者。而大部分人依然被整个制度绑架,为了生存而生存。一代代单纯的少年,在大学被异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然而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很难想象这种腐朽的体制会统治太久。正义光明力量的积聚,终将形成一股势力,进而推动着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更化。</p>
<p>(a) 权力制衡。高校的学术权力基本上随排名的下降指数下滑,好大学更加重视学术,同时牛人云集,互相制衡。然而,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行政决定一切。这种形势在10到20年内将会发生变化。目前当权者多为60后,他们受那个年代影响,系统的教育缺失,道德无底线,是真正“毁掉的一代”。在未来80后掌权,海归越来越多,学术更加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来自普通教授的学术权力将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这一点来说,需要更多接受系统西方教育和价值观洗礼的海归回到国内高校工作,来逐步改善学术环境。</p>
<p>(b) 教职紧俏。目前中国培养了太多的博士,而大学的岗位已基本饱和。前几年有大量的老三届学生已经退休,空出岗位由大量的土博海归顶替。未来中国大学招聘将会越来越紧,竞争更加激烈。解决博士就业的方案大约有两个:一是招收大量的博士后人员,长期作为研究职员,类似欧洲的体系;二是成立研究集团,类似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将过剩的博士引入研究机构,而非全部充斥在大学里。目前大学基本是双轨制,大学只能等老体制人员退休,然而最近的退休延迟政策使情况雪上加霜。</p>
<p>© 经费增加。目前中国的研究经费仍然迅速增加,同时有大量从工业界拿到的经费,形势比海外要好。总体来说研究经费比较充足,只是集中于少数大佬手中。另外,中国的优势是庞大的工业和市场,这是欧美无法匹敌的。不管是理工科也好,还是文科,只要勇于创新,抓住机会,努力奋斗,国内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反观西方,制造业萎缩,社会发展停滞,大量理工科人才无用武之地。大学一旦离开背后强大的工业经济基础,便会失去活力。</p>
<p>(d) 生源减少。由于人口减少,国际竞争,大学招研究生将会越来越难。以后将会出现许多教授没有学生,只能高价雇佣博士后或者自己亲手做实验。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科研的乐趣所在,当前的导师-学生制度很多时候是赤裸裸的特权压榨,未来在学生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形势必将逆转。如今欧美仍然有大量的留学生来弥补本国生源的不足,中国去哪里吸引大量优秀的留学生呢?</p>
<p>(e) 国际接轨。相信在国外读学位的人都会注意到,中国大学里的研究课题往往带有中国圈子的特色,很多已经是西方搞剩下的,在国内仍然炒得火热。另外,大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十分陈旧,很多仍然和80年代无异。因此,从管理机制、研究方向、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有很多改革的空间,这些是海归具有优势的地方。此外,大学里将会有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海归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p>
<h3>海归高校,路在何方?</h3>
<p>目前海归高校的大潮仍在继续,然而从亚洲留学回国的较多,欧洲次之,美国较少,基本和移民政策开放程度相反。现在高校都打着“引进人才”的大旗,但更多是为完成指标,真心引才的并不多,为了学科发展引才的就更少。一些高校领导明确指明海归必须加入现有团队,实则为自己服务。许多高校院系领导“叶公好龙”,在引进海归以后生怕影响自己地位,对海归各种打压或者闲置一旁。更有的大学名义上引才,实际上只引有背景的海归,对其他学术能力强没有背景的海归百般刁难,抓住软肋不放。所以有的海归来了又走,有的海归已泯然众人。下面对几种层次的海归做一些分析:</p>
<p>(a) 知名教授。这一个群体海归层次往往较高,以千人、长江为主,但是海归时也有许多困难。(1) 年龄因素,各个学校引进千人是希望申报各种大奖或项目,由于很多项目是限制年龄的,所以年纪大的海归较难。(2)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在西方生活数十年的教授来说,价值观已和国内相差太远,很难将国内的各种手段玩得游刃有余。(3) 很多全职归国的名教授会触动院系的利益和权力格局,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支持,全职引进的也往往没有实权。(4)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进外籍人士申请千人计划等,洋大人充门面比华人更出彩。</p>
<p>(b) 青年千人。这也是近几年高校大力引进的人才,尽管含金量以及待遇在逐年下降。各高校引进青千的目的首先就是完成指标来装点门面,同时希望拿青千的名义去国家要更多的经费。青千的名头只是各高校的一种投资而已,各高校对青千的期望也往往较高,希望投入100-300万以后在3-5年内立竿见影,建成一流”平台”,申报各种重大专项、三大奖、杰青等等。同时,青千的影响还不足以撼动各山头当权者的利益,反而能为各大佬服务。由于个人及单位的期望值太高,青千普遍工作压力太大,目前已经有两位英年早逝。然而总体来说,拿到青千海归仍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目前青千申请也有几个特点:(1) 各位大佬回收弟子,大多青千为土博回流依附以前的老板,对于没有背景的海归越来越难;(2) 名校只进青千,对研究方向是否热门、是否国家急需非常重视;(3) 青千已难有独立课题组,大多被大佬收编,成为他们继续拼长江院士的附庸;(4) 如果依托西部地区且有大牛力挺,上的机会较大,缺点是跳槽不易。</p>
<p>© 学术博士。有很多“海带”博士或离青千差一点火候,或缺少特殊背景,但手里有许多顶级论文,学术水平较高。这是一个比青千更庞大的群体,但在海归时异常尴尬,因为国内还没有对应这个层次的人才计划。同时由于各个学校人员饱和,土鳖竞争激烈,没人真正有心思引进这群实力派却不能装点门面的海归。国内高校的院系领导有的直接拒之门外,有的给最低的讲师待遇,并无真正引进这批“学术博士”的胸怀。这类人若要海归高校:(1)到985大学投靠大牛,以副教授职称为起点,艰苦奋斗十年,坏处是极有可能成为变相“博士后”,连科研成果都被抢去;(2)到985大学拿到副教授或讲师职称,自己单干,基本分不到学校资源,但可维持学术独立;(3)去一般的211大学,直聘教授或副教授,自己建摊子,不容易被强人灭掉。如果能拿到不错的启动经费,所在平台设备充足,以这等海归的实力也是可以发展起来的。与其游走于西方拿不到教职,不如早日海归杀出一条血路;当年轻的“学术博士”赶上来,就再没机会了。</p>
<p>(d) 普通博士。对于广大博士或博后而言,手里有几篇论文,没有太多耀眼的地方,海归高校将是非常难的。不建议这群人走学术道路,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果实在想归高校,可以去末流985高校或者211高校找一个讲师职位,然而未来将面临职称困难、待遇较差等问题。此外,去一些新成立的机构如中外合作办学学校或一些名校新成立的外地研究生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西交利物浦、昆山杜克、名校深圳研究生院等等,这些地方海归较多,工作起来更加舒心。然而,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啥非要画地为牢、吊死在学术上呢?对大多数普通博士来说,破除自己的执念,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才能真正解放自己。</p>
<p>就海归的时机而言,目前985大学一般要求毕业后工作两年以上才会考虑副教授职称,新博士基本都给讲师。也有一些中西部高校仍然给新博士副高级别职称,或者你有特殊关系也行;好一点的985大学基本只进青千和背景十分强的人员。当然,这个招聘标准还在不断提高,五年后做完博后也只给讲师,十年后也许海归回去只能做博后了。现在走学术路的博士大多都会做一站博后,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博后经历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很多时候只是临时工帮助老板完成一些任务,发表顶级论文的是少数。然而不论海归讲师也好,副教授也好,回去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只有评上了教授才给你喘气的机会。</p>
<p>另外,从海归高校的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有着最好的资源,制度较完善,然而生存压力太大,房价(7-9万)已不是普通教授能承受的。如果海归了还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那海归的意义又何在?当然如果你有机会去清北工作,那么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好好为国做贡献吧。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985高校和特色211高校也有很好的科研平台,同时生活质量会高些,比如江浙、广东的高校。中西部的高校管理相对更传统,还未被海归渗透影响太多,较官僚化。长远来看,各种资源人才都会向京沪、江浙、湖广地区集中,而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只会更加陷落。目前深圳新建了多所名校的研究生院,然而软硬件建设较差,不利于展开实验研究,同时申请国家项目也不易。当然如果你有好的产业化项目,深圳当然是不二选择。</p>
<h3>海归存亡之道</h3>
<p>国内学术界各行各业都有人把持,绝大部分海归都要服从体制,顺应形势。当然也有很多海归已经混到了决策层,以80年代海归为主。客观来讲,这一批老海归奠定了国内学术界当前的基础,他们从无到有再造了学术界,但也把持了绝大部分顶层资源和权力。对于新海归来说,现在进入高校的难度越来越高,撬动既得利益群体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下面从几个方面探讨新海归的生存发展问题。</p>
<p>(a) 研究平台。研究平台的建设非十年之功不可得,国内目前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对于新海归来说,如果能加入现有研究平台,将为科研项目申请和人才计划申报提供帮助。然而,这些平台目前由院士长江控制,新海归大多数都被他们收编,为他们服务。如果不是嫡系,海归很可能永远处于圈子的外围。因此,如果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大可自己独立建摊子。平台建设需要很多年积累,这就要求海归们不要心浮气躁。摆正创业的心态,杀出一条血路。试想国外的许多教授也是十几年才把摊子真正建起来,而购买大型设备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此外,如果你在单位人脉较广、脸皮够厚,可以四处借用设备仪器,在课题组建立之初也可以勉强维持。</p>
<p>(b) 工资待遇。目前,海归高校的待遇并不高。如果拿到国家人才计划,各高校会提供1:1 配置的启动经费,每年10-20万额外的津贴,其它和普通教授无异。对于一般海归,大多数高校已经不提供住房,一线或准一线城市一般有30-40万的房补,二线城市一般有15-20万的房补,基本分几年发放,要扣税。科研启动经费和职称有关,因人而异,小海龟一般有20万就不错了,有些学校也会给50万以上,加入团队的话一般可以从团队再拿一些启动经费。工资目前分两种:(1) 年薪制,无其它任何额外工资津贴,一线城市副高约30-35万每年,税后大约2万每月,其它地区副高约18-20万每年(税后15万左右),教授或讲师在副高等级上加减每年6万以内;(2) 老体制,副高年薪到手9万左右,全国差别不大,公积金、津贴、绩效等等根据地区、专业、团队差别各异,总年收入和前面年薪制差不多。当然,高校的隐性收入太多,但基本与普通海归无关。纵向科研经费已经很难花了,平常的电子产品、交通、短期出国等还可以解决;横向科研经费较为宽松。SCI论文奖励每个学校不同,一般学校每篇根据分区仍有几千到几万的奖励,可以私下询问同事。总体来说,在科研经费卡死的情况下,账上工资仍在逐步提高中。</p>
<p>© 晋升制度。目前国内高校改革为非升即走体制,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人事权力却集中于个别领导手里,和西方教授会投票完全不一样。基本上助理教授6年聘期,副教授3年聘期,期间可以申请晋升。另外,国内大学的人事编制已取消,每个大学政策不一样,有些大学三年一考核,教授考核不通过可以降职为副教授,完全堵死了西方学术界混吃等死那条路。海归们要注意几点:(1) 国内仍处于改革变动期,文件说作废就作废,有些规定看似严格,其实不必当真,政策可能随时更改,先占位子要紧;(2) 国内很多高校的晋升政策很严,只是用来过滤他们不想要的人,而对于想留的人有各种“破格”规定和绿色通道;(3) 国内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美式终身教职,现在有些大学的双轨制文件明确标明了“试行”;(4) 真正决定你晋升与否的还是你的”价值”,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海归来说,做出成就才是你留下的理由,也是你跳槽的资本。</p>
<p>(d) 入仕机会。目前高校大部分领导岗位并非海归占据,基本是本校培养的博士留校任教的,在单位盘踞数十年,根深蒂固。也有一些海归当上了院长、主任等,然而大多数时候还要受其它派系大佬或资深教授掣肘。从长远来看,海归只有最终走上领导岗位,并从体制内逐步改进制度,才能真正改善一个单位的学术环境,提高大学的教学管理水平。然而根据当前各大学山头栽培接班人的形势看,未来大部分海归都处于被管理、甚至边缘化的地位。国内无知自大情绪高涨,已经过了虚心向西方求教的时代,转而动辄对普通海归们大加贬低、教育一番。很多现任领导”叶公好龙”,对海归冷落打压,而上层对资深海归也不放心,当然有牛海归去党校洗脑并长期考察合格的除外。大部分海归只能积聚下层学术力量,以最终和行政力量抗衡,争得话语权。</p>
<p>(e) 学术独立。科学创新和工业生产不一样,需要有自由的环境。而且一个人想要在学术上立足,也必须有自己特色的方向。这一点国内高校做得比较差,学术往往为行政让步,小牛为大牛打工,扼杀了许多学术苗子。因此,对于已经加入团队的海归,最好保持自己科研一定的独立性,不然基本上是学术自杀。如果团队大牛为人正直、培养有方,对年轻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当然绝大部分大牛为人霸道,将团队成员当作工具,用完榨干即扔,因此能独立尽量独立。此外,也有很多大团队是松散的管理方式,平时各搞各的,申大项目在一起,这种松散的大团队将是比较理想的组织方式,一般在缺少大牛统治的院系才有。在一人独大的院系,海归要么被收编,要么被灭掉。另外,在山头林立的院系,由于各大佬互相掣肘,海归也易趁乱寻一立锥之处,守好一亩三分地。</p>
<p>(f) 海归圈子。目前海归很多,在各个高校也形成若干小的团体或圈子。同时,海归们在留学期间也有很多朋友和同行。因此,海归团体将是一股清新的力量,搅动腐烂的中国学术界。海归教授普遍有较宽的国际视野,起码在表面上为人谦和尊重。而少数本土教授学术水平极差,说话牛气冲冲,对海归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鄙视,完全是打发要饭的口气。海归团体的壮大也会慢慢影响整个同行评议体系,形成强大的海归派。当然在这个丛林社会,海归群体也必然发生异化,有被体制招安的,有保持自己学术人格的,更不乏左右逢源、两头通吃的。</p>
<p>(g) 健康生活。海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家人,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家老小的幸福。国内是个极功利的社会,永远有追求不完的名头或利益。而今国家已经把人才分成千青、优青、万人、杰青、长江、院士等等;科研项目也有青基、面上、重点、重大专项等等。高校的行政领导将各项工作的重心放在申请各种人才计划、大型科研项目上,俨然商业运作模式,并不真心在乎人才的培养。而各级政府忙着审查、验收、评奖,使得各种帽子人才疲于奔命、不眠不休,成为领导者政绩的牺牲品。因此,拥有健康的生活、平淡的心态,是对自己也是家人的爱护。总体来说国内的污染在逐步减轻,北京的蓝天较早几年改善很多。西方虽有极好的自然环境和饮食安全,但远离亲人、缺少朋友、精神贫乏甚至抑郁也是不可忽视的。</p>
<h3>结语</h3>
<p>狄更斯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社会进步、时代变换的今天,大部分人只是历史浪潮裹挟的一份子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在中国还是海外都是艰苦的。然而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为了让这个国家、这个群体变得更好。或努力一搏,或安分守己,只有每个人都端正了价值观,这个社会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而大学正是培养、改造年轻一代价值观最重要的场所。我坚信这一代海归将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变革,那些黑暗的、腐败的、缺失的,既是我们努力改变的方向,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也希望那些在海外扎根的同胞,能给予海归们鼓励和祝福,为了东亚那片古老的大地——我们的母国。</p>
<p>归,不归,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孰优孰劣。而人生也不止有学术,还有家庭、亲友、事业和远方。</p>
<p>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千老与教授(InsideScience)——讲述科研高墙之内的故事”。</p>
]]></content>
</entry>
<entry>
<title type="html"><![CDATA[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攻略]]></title>
<link href="http://secdr.github.io/2016/01/18/2016guo-jia-zi-ran-ke-xue-ji-jin-shen-qing-gong-lue/"/>
<updated>2016-01-18T14:11:07+08:00</updated>
<id>http://secdr.github.io/2016/01/18/2016guo-jia-zi-ran-ke-xue-ji-jin-shen-qing-gong-lue</id>
<content type="html"><![CDATA[<p> 国家基金重点在探索与创新,求新!但许多申请书试图通过“目前研究很少”,“无人问津”来说明创新性。殊不知,研究很少有几种可能:一是研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如量子计算机;二是意义不大;三是已经解决;四是根本行不通,如水变油。</p>
<p>创新点主要是指独特的研究特色(如独特的视角. 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或有何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创新点一般不大,如将创新点写成“应用实验与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探索…规律”,或“通过…问题的研究,建立…的关系”,很难让评审人认可。
摘要通常包含五方面内容,通常是:“1)…在…方面非常重要;2)将用…研究方法;3)重点研究…内容;4)实现…目标;5)会有…科学意义” 。但一些申请书的摘要几乎全是研究方法和内容,很难让大同行看到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而评审人全是小同行的概率较小。</p>
<!--more-->